首页

搜索繁体

第7章 第7章

    半年后,系统的能量蓄满,慕书玉终于可以查看原书剧情,和使用银钱购买想要翻阅的书籍、以及练习空间的时间长短。

    而翻完原书,她总算是知道了一些想要了解的事情。

    例如二等安定伯府、例如她母亲姚芷娴在书里的命运如何。

    ——伯府三房的一个妾室,与正妻同时怀孕生子,可生下来的却是一个死胎。

    没多久,这妾室就因为孩子夭折的缘故、再加之身体虚弱、病病殃殃,郁郁寡欢之下便早早去世了。

    原书里就是这样,对姚芷娴的描写寥寥无几一段话的分量罢了,连一页纸都不够,甚至都没有提到过这生下来的死胎到底是男是女。

    毕竟是以男主的视角来进行描写,连二等安定伯府的相关剧情都少得可怜。

    更何况她娘姚芷娴,出生背景都没有讲明,不知道姚家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情况。

    只是在姚芷娴香消玉损死亡之后,旁人感叹一声“可怜京城原本的双姝之一”了。

    系统说,在原书里像这样分量少的角色最容易钻空子投胎,而姚芷娴孩子的身份与宿主的灵魂最为契合。

    至于二等安定伯府,在原书里的描述却是属于男主势力的敌对方,最后下场可想而知。

    慕书玉翻完原书后,心情简直起起伏伏。

    她这任务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身处于敌对阵营了……这难道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以后,她是不是还得背刺伯府?

    啧,但该说不说,这本书确实太监,剧情多是伏笔不明,很多事情、谋划等到最后都没有阐述清楚。

    实在是挖坑不填,想让人寄刀片的节奏。

    不过,慕书玉倒是有些弄明白了她为什么要女扮男装的缘由。

    原因在于皇帝。

    原书里,当今圣上少·精·症,全文下来,一直无儿无女。

    大盛朝虽然国力强盛,可边关却也不是长久安枕无忧的。

    大盛朝与塞北锡伯族部落和亲联系关系,更北边则以打击为主。

    恰好,锡伯族部落处于中间的位置,是以,大盛朝必须与锡伯族部落关系友好,近交远攻。

    自先帝开始便实行怀柔和亲的政策,构建姻亲以消弭或减轻锡伯族部落入寇的危机。

    大盛朝公主和亲,没有公主,便从王爷或者官员家中选择一女入宫抚养,长大后则赐予称号和亲。

    要慕书玉来看,谁家会舍得亲亲女儿远去塞北和亲。

    这可不仅仅是远嫁,都相当于“出国”了。

    ——嫁去塞北就难以回来,说不定到死都难以再见着家人一面。

    不过,这种事情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些人不想嫁女儿,有些人却想要以女子当作“筹码”来加官进爵。

    若官员主动向皇帝陈情,想要为皇帝分忧——自家的女儿为大盛朝的安定可以去和亲,皇帝肯定会予以嘉奖。

    以前就有过从官员家选择和亲人选的先例,妾生下女儿,去母留子,妾生女被记在正妻的名下,然后和亲。

    安定伯打的就是这种主意。

    慕书玉:怪不得我成为了男孩儿。

    一旦事发,这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所以,她还真得想办法捞个从龙之功,到时候由此免罪。

    至于男主的身份,皇帝至今无子,但他一共有五个弟弟——两个嫡亲弟弟,三个庶弟,都已经被封为亲王或者郡王,各自有封地。

    男主裴妙珩就是瑞亲王的嫡长子。

    “哦,皇帝让亲王和郡王将儿子送来京城,虽然没有明说,不过这不就是在挑选下一任的继承者么。”

    慕书玉当时翻看原书剧情说:“侄子们竞争,谁更有能力谁就胜出,跟养蛊似的,胜者为王。”

    “如今这个时间点,王爷的儿子都进京了吗?”慕书玉接着问系统。

    【还没有,宿主,现在皇帝仍在积极治病,不相信自己生不出孩子。】

    慕书玉嗯了声,点点头。

    倒也是,总得有个接受的过程。

    暂且不提原书如何了,现在慕书玉正跟着村子里的学堂启蒙,在古代入学也叫做“开蒙”,学生被称为“蒙童”。

    栖山村里的学堂就相当于现代的小学。

    只不过村学分外简陋,教“开蒙”的先生只有一人,教学内容也挺简单——学习识字和写字。

    就这一个村学、一先生,已经让别的村子很是羡慕了,毕竟这也代表着村子在某一程度上一方“富裕”。

    虽然到底比不上县学,但栖山村里的村民认为能够有一个地方让孩子们识字就非常不错了,哪里奢求更多。

    有些村户家里倒是攒了点银钱,可以供得起家中孩子去青州县的县学里继续读书。

    毕竟待学习识字和写字之后,就要开始读书、读启蒙教材“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慕书玉从村学的先生那里知晓,除了要学习“三百千”以外,有余力的学童还可以去读其他的启蒙教材。

    例如《孝经》、《小学绀珠》、《幼学琼林》、《名物蒙求》之类的书籍。

    其中有百科类,还有成语典故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