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荆州随郡

    作者有话要说:</br>太难了~喜欢的就点个收藏,点了收藏的常冒个泡,感谢,感谢。

    所谓老地方是嘉诚县南城一处小院,喜娘在城里的宅子。

    等竹一和伍炽的伤口处理好,喜娘便汇合来了。这速度之快,显得竹一和时寻常这一大早的打斗特别无用。

    “喜娘,不,女侠,您到底何方神圣?这么快便全身而退了?”伍炽崇拜的意味难以遮掩。喜娘却是兰花指轻摆:“老身不过是逃跑的法子多些,不值一提。”

    “若晚辈没看错,喜娘您擒下杨叟那招,是‘碎骨掌’里的招式。而‘碎骨掌’是‘五侯’中唯一的女侯,“阳侯”郗浅浅郗前辈的独门绝技。”时寻常嘴里蹦出这一句话,竹一很迷茫,他行走江湖以来,从没听说过什么五侯。伍炽也是不知道这厨子在说什么。

    倒是初晴,两眼放光,激动地拉起喜娘的手,尖声道:“二十年前,天下三分,氐族、鲜卑、汉人相互斗争。有五个来自各国却梦想天下大同的武者,劫富济贫,抱打不平。他们武功各有千秋,喜欢效仿竹林七贤在竹林里饮酒放歌。江湖人称他们为‘林下五侯’。只是不知为何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喜娘,你真的是郗女侠吗?”

    “还是你小子眼尖。大哥这些年过得怎么样?身子骨还硬朗罢?”喜娘握了握初晴的手,转头问向时寻常。

    “回师姑,师叔,还是老样子。离不开酒和笙。身子骨硬朗的很,骂起小侄来,一刻钟不换气。”这会的时寻常已经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给喜娘行礼回话。

    在场几人一合计,这般说来,时寻常的师叔便是五侯之首,人称“管城侯”的夏阳子,夏前辈。那这时寻常来头不小阿。

    “时寻常,没看出来,你来头不小阿。避尘谷的高徒阿。咦,不对,避尘谷的弟子都不让行走江湖的,除非是,人字辈首徒。”初晴越说眼睛睁得越大,表情愈见夸张。“那可是能当谷主的人阿。”说这句时,在时寻常右臂狠狠拍了一下。

    五侯什么的伍炽没听过,这避尘谷可是如雷贯耳。伍炽看时寻常的眼神也变了。只有竹一,眼眸深邃。他独自思揣:时寻常熟悉我派武功。难道师傅师出避尘谷?那为何独自立派?莫非

    竹一清空了思绪,不敢再想。还是得寻个机会亲自问一问师傅。

    时寻常和喜娘唠着家长里短,初晴和伍炽在一旁听得晶晶有味,时的目光在竹一身上流转,突然开口说道:“师姑。竹兄二人得罪的是大秦权贵,想来在大秦已无立身之地,小侄想,让他们去南朝,您意下如何?”

    这话看起来突兀,可这伙人聚在这里不就是因为被杨叟杨弢两兄弟追捕么。以喜娘的武功对付这两小子不难,就怕他们出动官府来抓人,这边陲小地,人蛇混杂,喜娘既然隐居在此,必定有她的理由。实在不宜树大招风。

    “嗯。在理。你二人怎么想的?”喜娘问向竹一。

    “多谢前辈救助。我二人实属不该多番叨扰。今日小伍身体不便,明日我们便启程。绝不留下痕迹。”竹一一字一句,轻轻说道。

    “竹兄误会了。时某并非此意。在下的意思是,阿爽由我来送,你二人尽快南下。师姑和初晴也需离开。”

    “对嘛。姓杨的两兄弟迟早是要找来的,手都动了,难道还会放过喜娘不成?不如,趁这个机会,喜娘你跟我回家。我阿翁定会非常欢喜。”初晴接过时寻常的话。话里话外连时寻常的影子都没有。

    谁的眼神有些幽怨和无奈,又有些宠溺。

    晋地随郡北城门。

    随郡地处秦晋交界,原荆州州府襄阳郡被秦国占领,桓冲于大江、沮水交汇处建上明郡,为新荆州州府。随郡在襄阳东南,大洪山以东,与秦地仅隔沔水,属军事重地。

    城门口的排查非常严格。刚出秦地,竹一和伍炽便卸掉了伪装,商队头领苏毗林是羌族商人,来自吐谷浑。喜娘为他们二人寻的护身符。

    守门兵士拦住了商队,苏毗林拿出通关文书和两锭碎银子。守门兵士问了些情况,又查了查货物,没发现什么不妥便放行了。本来就是真的商队,一路从吐谷浑经大秦来到晋朝,贩卖金银器皿、首饰,还有少许牛羊。当然没什么可检查的。动手脚的只有商队随行人数罢了。

    羌人商会会馆。伍炽握着苏毗林的手,千恩万谢之后,正式告别。苏毗林知晓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没有挽留,大方告别。

    师徒二人出门时,撞见一队行商,没有走远的苏毗林听到动静,回身询问,待确认无事之后,他看着行商一行人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句:大晋地界,羌族人、氐族人都一样的,何必要扮成羌族哩。

    随郡城内城方圆五十里,地处两国交界,按理说应该呈战乱之象。可是在伍炽眼中,这大街上沸沸扬扬,人丁兴旺、沿街店铺,令郎满目,物产丰富。果然是个做买卖的好去处。

    时值晌午,两人找了家客栈住下,又大吃了一顿。许久没见过这般繁荣的伍炽,不禁玩心大动。这些日子是如何过来的,竹一心里清楚,不忍搅了小伍的兴致,师徒二人便四处游玩。

    入夜时分,城中华灯初上,人不见少,好像大部分都往一处而去。伍炽好奇心起随着人群来到一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