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0章 第20章

    月末,店里稍显冷清,上午没什么客人上门,叶景棠有点无所事事,他站在门口,无聊到开始观察进出大周杂货店的客人。大周家的杂货店,物品种类挺多的,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基本上周围的人有什么需要都会去店里选购。况且今天是大周杂货店开业周年庆,物品一律第二件半价。东北人大部分都有屯东西的习惯,即便是家里不缺,也喜欢买来存着,等用的时候方便。

    叶景棠想了想,家里好像不缺什么,生活用品啥的也都还够用一段时间,他就没有参加这场“拥堵”的购物潮。最近这段时间,茗茗店里的客人也挺多,从刚才开始就没断过。唐鹏那会儿才巡视了一遍街道,叶景棠因为是“赋闲者”就被叫着帮忙倒了垃圾桶。

    “远航家具维修店”现在还没开门,叶景棠挺纳闷,这不像冀安远的风格,以往冀安远比他到店还早呢。想到还欠着冀安远一块手绢,叶景棠就没心情观察过往人流了,起身到抽屉里找出之前画的绣图绘本。

    叶景棠有保存原始刺绣图案的习惯,基本上店里所有的刺绣他都有底图,只不过有一些年头多了,线条稍微有些不清晰了。

    这些绣图底稿大小不一,材料也不同,有a4纸,也有普通的写字纸,还有专门用来画画的纸,叶景棠都很好地保存在塑封袋里。他将“心相印”那张的底图从文件夹里取了出来。这张绘制于零几年的草图,纸面已经发黄,原本深蓝色的线条变成了浅绿色,现在看来图案有些粗糙,但当时叶景棠很喜欢,即便有了更好的绘本,这个也一直没舍得扔。

    他抖了抖画纸上的灰尘,上面还有一股樟脑球的味道。

    看到这张底图也多少让叶景棠想起了更多关于学生时期的记忆,那些经过他手的围巾,手套,护腕还有发带不知道现在都去哪了,或许已经被丢弃在某个垃圾场即将面临焚烧了吧?

    说起来,他们高中处对象的那几对小情侣,好像最后只有一对成了,那女孩儿给男孩织过一件毛衣,羊绒线的,灰色,胸口还特地找他给绣了只老虎,因为男友是属虎的。

    叶景棠收回了自己越飘越远的思绪。除了“心相印”的图之外,画纸上还有两个简易图案,一个“维达”,一个“洁柔”,大概是当时为了作对比顺手画上去的。“洁柔”那两只蝴蝶,总能让他想起庞龙的《两只蝴蝶》,ktv点歌必备。

    找到绣图,叶景棠又从抽屉里翻出了其他需要用到的工具。像手绢这种小物件就需要用到绣架,叶景棠的绣架也有年头了,是那种竹子材质的,现在市面上虽然也有卖的,不过更多人都喜欢买塑料材质的,因为使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考虑到“心相印”的图案有点小,叶景棠又重新设计了一下绣图,这才开始下针。

    每天早上一杯茶的习惯,让叶景棠整个上午都神清气爽,做刺绣也更加投入,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虽然还不是非常饿,但他觉得午饭还是要正儿八经地享用,这样才对得起一上午的辛勤劳动。伸了个懒腰之后,他拿着钱包出了门。

    一进入春天,立山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如果说冬天的立山是年过半百的老人,那春天就是步入青春期的少年。街上行人多了起来,偶尔也能遇到一两个眼熟的,彼此之间笑着点头算是打招呼,相互问一下近来生意如何,身体可好?叶景棠颔首一笑,总之春天来临让人心情非常好,可以暂时忘掉很多烦恼。

    出来之前,叶景棠就已经决定好要吃什么了。立山大学后门那家“小城故事”面馆应该已经营业了,他一早儿就在算着日子。作为立山这边的便民小店,“小城故事”在街坊四邻中的人气可是高得很。

    叶景棠脚下乘风一样,平日里需要十五分钟的路程,今天十二分钟就到了。他出来的晚,现在店里已经没有空余的座位了。

    “老板,还是老三样。”叶景棠进门直接点餐。

    老板听声音就知道是他,头也没抬,一边快速地操作着收款机,一边重复“老三样,闷倒驴换成大白梨”。

    “这几天没见你来,我还以为你换口味了呢。”叶景棠付了钱,老板从收费机里取出几个钢镚找给他,又说:“先找地方坐,好了叫你。”

    “想着前几天你这刚开业人肯定多。”叶景棠揣好钱包。他经常来,老板对他都有印象了。

    “我这儿哪天人不多?想吃就来,打个电话,给你留位置。”

    这话要是换个人说,叶景棠会觉得对方是在吹牛,但面馆老板并非自夸,说得都是事实,这一片的小餐馆大排档啥的,就他家生意最好,这还没到夏天,等到可以在外面支起露天餐桌的时候,老远儿就能听见老板跑堂的号子声。

    所谓的老三样,就是大碗卤蛋面和特色鸡架外加一瓶啤酒,考虑到下午还有工作,叶景棠就把啤酒换成了大白梨汽水。卤蛋面6元一份,鸡架5元一份,可以免费加一两面,经济又实惠,对于叶景棠这样的小商户来说,虽然路程有点远,但是很值得过来。别看东西便宜,味道可以说是上乘,从店里来往不断的人流就能看得出来,一波接一波的,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