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入仕篇(一)

    禹帝一年末,大理寺宣布找到将军府灭门案的凶手,是礼部四品官员,仪制清吏司袁励。

    大理寺卿蒋明哲,不仅呈上买凶物证,还找到了目击证人,正是袁府管家,姓贾。

    此人称,袁励因曾邀约江浯运用兵部关系贩卖私盐,被江浯强拒于门外,还出言侮辱,袁励心生愤恨,行下如此丧心病狂之举。

    认证物证俱在,袁励恶意杀人之罪成立,礼部上下也因其揭露贪污走私一罪,被推上风口浪尖。

    霎时,朝中官吏人人自危。

    禹帝大怒,下令株连袁励九族,立即斩首。又因借礼部集体问责之事为突破口,大兴整顿吏治。

    往日吏治废弛,官僚腐败已然成风。

    禹帝六年,皇权力克各个方面的阻力,天子态度决断,雷厉风行,在短时间内弹劾数百名庸官、贪官。

    在朝中上下大规模的开展官吏清查,设审查府,实行朝廷官吏自查制度,推翻往日官官相护的局面,又在民间实行普举制度,凡有能力者,不论出身,不谈家世,皆可报名参加科举。

    朝中势力收敛不少,京城官场整顿有效,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晏王梁衍,不时传来战场捷报。

    民间更是有了“禹帝当朝,晏王镇军,梁朝无忧”的美谈。

    禹帝七年,春耕时节。

    梁朝边境西蛮,风沙漫天,气候干燥。

    黄土荒漠中,分出条界限来,一边是军营,另一边是百姓群居地,两地对立,却不断有人往来,热闹非凡。

    晏王麾下的鹰军已从蛮北部迁此,驻扎三月有余。

    “婉儿姐!我买到毛叔家的杏子糕了!”

    肚皮圆滚的男童脸蛋上顶着两抹红,在人群涌动的集市中横冲直撞,无比激动地跑到卖茶叶的小摊前,将手中提着的一袋油纸包的杏子糕递给摊主。

    “喏,刚出炉的可香了!”

    而卖茶摊主是个面容较好的妙龄少女,白皙的肌肤水润透亮,穿着款式简单的白布长袍,一头乌黑长发梳成辫,随意的落在肩上,显得无比清丽动人。

    “于小猛。”

    她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的小胖子,语气凉嗖嗖,“你爹前天酉时,用竹条抽你的时候,说你若再吃甜食,便换皮鞭子抽。”

    于小猛欲打开纸包的手僵硬在半空,几秒后,他露出谄媚讨好的笑容,“婉儿姐,你别总是那么不近人情嘛,我这可是去给你专门买回来的,快尝尝…”

    少女一双瞳仁颜色极黑,平常则是显得很清澈明亮,但直勾勾望着一个人的时候,配着她那白到几乎透明的皮肤,就有点吓人了。

    于小猛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正想开口向她求饶时,一只手从背后绕过来,轻而易举地顺走装满杏子糕的纸包。

    “这不是老毛家的拿手点心嘛,我喜欢。”

    听见这句欠打的话,于小猛如临大敌,立马转过身喝止,“喂青叔!你别给我全拿走啊!”

    来人仿若未闻,一口塞一个,连吃下三四块糕点才停下来,粗旷地用袖子一抹嘴,露出满足的笑容,古铜色的皮肤,健硕又高大身材,在西蛮这种常年日光强盛,人人都与黄土地貌一般粗旷的地方,显得十分合群。

    他正是大内侍卫统领王崖的胞弟,如今鹰军一营副将——王青。

    于小猛连忙去扒开他的手,把剩下的点心抢回来,痛苦嚎叫:“太过分了!”

    王青除了脸上无疤,外貌身材都与王崖极其相似,但只要一开口,便能知道两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哥哥老成持重,弟弟放荡不羁。

    王青掏出几个铜板,随手打发了于小猛,见后者高高兴兴地带着钱溜走了,他才转过头来,对少女笑道:“闫姑娘,今天茶叶卖得如何,肯定又是赚得盆满钵满吧?”

    闫婉垂眸,望着自己面前仅剩几颗茶叶渣子的竹篮,淡然应了一声。

    王青早就对她这副冷淡模样见怪不怪,例行日常帮忙收拾起摊子。

    八尺大男人抬手将布幡招牌放下来时,他又忍不住抱怨道:“唉,说什么兵粮亏空,让一个弱女子抛头露面,出来摆摊卖茶叶赚钱,你到底得罪他什么了?能让衍哥能想得出这么损的招,今天我还看他在三营和那帮胡佬吃肉喝酒,笑得正欢!”

    “也亏你生得貌美,吸引了不少人,要不然就这发霉的破茶,谁还——”

    他话还没说完,余光扫见一旁闫婉顶着那张冻如寒霜的脸,正一动不动地望着他。

    王青立马闭嘴,忙不迭地再去收拾那长着霉斑的竹篮。

    傍晚时分,一行两人携一孩童,终于在晚饭前踏进了鹰军驻扎群地。

    于小猛一进营地就跑没影了,留下两人并肩往食蓬走去,一路上不停有士兵行礼问候,王青笑应,回望着身侧少女,她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连影子都被斜阳拉得狭长孤独。

    他们初见时,她不过幼齿孩童,自称奴婢,混在数万铁骑中格格不入,却凡事处变不惊,举止优雅端庄,直至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