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部中华战旗 第四百七十章 第聂伯河

    第四百七十章第聂伯河对金帐汗国的用兵,是皇帝陛下整个世界布局中的一部分,金帐汗国所拥有的土地,对大汉帝国边境的威胁极大,一旦其对汉人产生野心,将使战火蔓延到汉人本土!

    只有将它纳入帝国版图,将战火阻挡到国境之内,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国家不受到战乱,自己的人民不受到摧残。

    本来在皇帝陛下的安排里,对金帐汗国的战争,将在一到两年后发生,但金帐汗国的贸然行动,却促使王竞尧下了提前解决金帐汗国的决心。

    以王竞尧后世人的眼光看来,在日后被称为俄罗斯的这块国家,目前虽然由蒙古人掌控,并驻扎着几万的蒙古军队,但其战斗力却并不如何之高。

    其主要依靠的作战力量,为罗斯国为首的几个公国。如果趁着现在一举收服这一带,将使得汉人边境上从此少了一个心腹之患。

    而接受了皇帝陛下重托的车骑将军陶亮,以脱脱部为前锋,迅捷向第聂伯河推进,陶亮再三叮嘱其一定要小心进军,但脱脱依仗着有汉军撑腰,并没有把老将那海看在眼里。

    到达第聂伯河处后,当天即遭到金帐军的两面截杀。脱脱奋力死战,却被敌人重重围困,死战不能得脱,这个时候的脱脱才想起了汉人将领的话,但为时已晚。

    就在脱脱面临全军覆灭的时候,汉军大将陈宇及时赶到,面对兵数强于自己的敌军,陈宇并没有从正面突击。

    而是分出一兵直袭那海大营,又将一万汉军分散开来,只管在四处摇旗呐喊,以为疑兵,却并不进攻。

    金帐汗军闻听四面俱是敌人呐喊厮杀之声,却不见敌人影子,心中犹疑不定,想要继续攻击被围困的脱脱军,又深恐左右被敌人围杀。

    正矛盾间,从大营方向传来发现汉人奇袭部队的消息。大营一旦有失,将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深韵兵法的那海不敢大意,急忙带着大军从战场上撤退,援救大营方向,脱脱之围遂解。

    第聂伯河第一战,使脱脱部损失过千,士气受到沉重打击。不得不由前锋变成后队。

    但这一战却也让陶亮发现了金帐军的弱点,即金帐军虽有统帅,但其内部并不统一。

    而且在初战得胜之后,金帐军诸将领均有轻敌傲慢之思想。尤其是左翼之基辅大公率领的军队,几次贸然出击,兵锋最近处距离汉军大营仅数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车骑将军陶亮开拉开了一场诱敌深入的军事行动,在帝国军事史上被称为

    “用兵之妙,无出其右者”的三战三败的好戏。陶亮以陈宇为先锋,带一万汉军在第聂伯河与敌人决战。

    为打得逼真,陈宇率军红着眼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拼杀,在此期间,陶亮又不断向陈宇部增兵。

    至第二天,汉军总兵力已达三万余众,并且开始出动了十门火炮助战。

    一直按兵不动,仔细观察着汉军动向的那海,见汉军在劣势下不仅不退,反而大举增兵,又出动了久以闻名的火炮,终于确信汉军主动尽出。

    此时,他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第聂伯河的战斗,鲜血简直要把天空染红,尸体要将第聂伯河阻断。

    一层层压上来的金帐军,不断蚕食着汉军的阵地,使得汉军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终于,在大战的第三天下午,陈宇下令撤退,并命令炸毁十门火炮。隆隆的爆炸声中,汉军大步向后撤退。

    在后观战的那海,虽然心里有些遗憾未能缴获到汉人的火炮,但大捷让这份遗憾的心情减少了不少,在那海的命令下,全部的金帐军,一起投入到了追击汉军败兵的队列之中。

    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基辅大公、莫斯科大公总计八万人的军队。他们一心要在蒙古人面前立功,行进的速度渐渐脱离的大部队,在扎勒克附近,他们终于追击上了正在修整的汉军。

    汉军见敌人追上,赶紧迎战,但在扎勒克附近又被敌军击溃,不得不向稳别者附近撤退。

    而见基辅大公和莫斯科大公脱离了大部队,正向让其回来的那海随后闻听了扎勒克捷报的消息,又有些犹豫起来。

    就在这犹豫的当口,前方再次传来稳别者大捷的消息。那海的心终于放了回去,任由自己的部下放手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