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八章 十两银子惹的祸

    郭家的人都知道这个神奇的少爷是菩萨那儿来的,自然该有不同之处,穿什么衣做什么事说什么话这两三个月下来都习惯了,可这满大街的人哪知道啊,这就稀奇了不是。不过大家都估计是哪家大户的公子哥,也就没敢冲到跟前来围观。

    郭大路就这样自由自在的在大街上晃悠,满城的古建筑,木制楼房,古色古香意境悠然。做买卖的吆喝声,拉车的牛马叫唤声,店小二大嗓门的招客报菜声...

    这里没有汽车尾气,这里没有商店音箱轰鸣,这里没有满墙的办证,这里没有...

    好一个人间美景,这就是郭大路的第一感观。

    不过再看大街上的人就有点扫兴了,按郭大路的眼光目测,百分之九十的都是穷人,还是很穷的那种,基本都穿着麻衣,还是旧的,少数穿棉布长袍的,穿绸缎的就没看见...

    这就是郭大路不懂这时代的特点,商人虽富,但政治地位很低,大庭广众之下没资格穿丝绸,否则法办,在家悄悄穿,出门都得换衣服,而有功名有资格穿的人出门都坐轿子,这种情况下你上哪找穿丝绸的人去。

    也就街上的女子还能看,大多是素裙,少数穿的是一种郭大路从未见过的裙子,这种裙子看起来很文雅,因为裙子上是用红丝碧线绣成草书行书的风流香艳诗文,很吸引眼球,是个读书的男人都想看明白裙子上到底绣的是什么词,在市井间盈盈经过,走动间文字飘逸裙摆撩人。

    郭大路就遇着一位,身边还有个丫鬟一起,女子的相貌身材郭大路都没注意,就跟在后面反复的看,一门心思的想认清楚人家裙子上绣的是什么词,而且他还有个新发现,那女子走过的地方脚下居然会落下花瓣来,这就越发的好奇了...

    就这么一直跟着走了几条街,直到人家进了家门,这才遗憾的回头。

    至于一路遭受丫鬟的白眼,郭大路有那个概念么?

    逛够了街,过足了瘾,见识了很多的民间手工艺作品,但郭大路一样没买,都是市面上被后世淘汰的东西,毕竟这些集市上卖的东西还进入不了高档艺术品的行列,在郭大路的眼里就属于没价值的东西,看看即可。

    肚子也饿了,打道回府。

    回到家,郭达已经等着了,待郭大路吃过饭,地主公就开始向郭大路说起商铺的事情。

    “大路啊,爹上午去牙问过了,牙行推荐了两处地方,都是别人委托牙行转卖的,一处在正大街上,是一处住家的院子,爹去看过就是地盘小点,跟咱家的院子差不多,牙行要价四百两,依我看三百七十两足以,不过,要是做成店铺的话还需要全部改造过才行;另外一处在东门附近快到城边了,位置有些偏,不过胜在地方很大,足足有四十多亩地,之前是一处木器作坊,据说坊主经营不善破产了,这才转卖的,牙行要价两千四百两,估计两千两可以谈下来。依我儿看,该选何处为好?”

    “爹,依我看这不用选,两处都买下来,不就一面镜子的事儿嘛,全买了!”

    “呃...”

    郭大路的的态度让地主公有点愣神,这可是两千多两银子的事情啊,怎么着儿子的语气就跟买根葱似得!这让一向以节简持家为宗旨的地主老爷一时没能适应。不过,转头一想,儿子说的也对,卖一面镜子所得远远多过这笔钱了。

    “爹,正大街那处院子就改造成商铺,那个木器作坊暂时不动,先放那儿,以后肯定用的上,店铺嘛,就以卖高档货的格调进行装修,就是说要给人一种,此店的商品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很贵的那种感觉。”

    “噢,这个行。”

    “然后就是店铺的名字,啧,叫个什么名儿好呢?汇丰?恒通?”

    “这个嘛,以爹的意见,就取我儿的名字好了。”

    “大路?大路号!大路商行!不行不行,感觉不贵。”

    郭大路突然发现,自己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这名字为什么如此不贵!也不知道老爸老妈当初咋想的。

    “那就叫大丰号如何?”

    “大丰号,嗯,这个勉强可以。”

    “那就这么定了,回头爹就叫人去做牌匾。”

    “另外啊,店铺里也不能只卖一种东西,爹你可以进购一些高档次的细瓷、玉器、珠宝、名人字画这些东西摆在店铺里卖,但是一定要记住,所有的货必须是上品,不是高档次的上品货一概不要,宁愿缺货没卖的都不能要。”

    “儿啊,全都要上品货的话,爹怕走眼了一不小心把进货的价钱出高了,那不是就砸在手里了么!”

    “爹,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尽管去收就是了,就算砸在手里,这不是还有我嘛,其实我想把这些东西拿到“那边“去看看有没有门路,如若能成,那可就是两边赚钱了哦。”郭大路一边给郭达解释,一边用手向天上指指。

    地主公恍然郭大路所说“那边”的意思,随即闭嘴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