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八章.秋意浓

    周历七八零年,深秋已至。

  不知不觉中,曹洛一众又在清云寨修养近一月。

  这日,清云寨教武场上,李敢和樊真真正在对练武技。姜武真在场边喝茶指点。曹洛和姜仙瑶在旁观看。

  樊真真和李敢,走的都是刚猛的武技路数,但在细分上却有所不同。樊真真的路数,刚猛杀伐,一刚到底,拼杀起来如同被激怒的蛮牛,不撞南墙不罢休。而李敢则不然,刚中带柔,迅猛之中以灵巧贯穿,如同搏兔猛虎。

  姜武真身为一品武夫,宗师级的武者,同样走的也是刚猛的路数,对樊真真与李敢进行武技上的指点再合适不过。

  经过这宗师级的人物这么多日的亲自指点,李敢和樊真真本身又都是习武的好材料,两人在武技上有着突飞猛进的提升。

  用姜武真的话来说,这两个小子,已有将近二品武夫的实力,若是合力而击,在对敌拼杀之时,差不多能拿下一个二品上等武夫。

  这时,一名身着寻常猎户粗衣的青年自教武场外走来,行至曹洛身旁。

  “曹洛,别光看着,教武场都来了,咱俩比划比划。”

  “啊?”曹洛看着眼前曾经见过一面的青年有点发愣。

  “这是我爹收养的义子,姜弋。”一旁的姜仙瑶出声道,“哥,你干嘛啊,曹洛刚养好伤,不能乱活动。”

  “不是吧,曹洛,男子汉大丈夫,还需要我妹妹保护你么?”姜弋见曹洛未回应,姜仙瑶却站出来主动维护,本就面上不带友善,此时说话更是阴阳怪气。

  “姜兄盛意,那小弟就不吝赐教了。”曹洛听着姜弋拿话相激,青年难免气盛,随即便抱拳应下。

  “仙瑶姑娘,不必担心,这么多时日,我这身体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活动活动筋骨也是好的。”

  “曹洛,你别逞强,我这哥哥武艺高着呢。”姜仙瑶有些心急的说道。

  “曹公子够爽快,请吧。”姜弋说着,伸手一请,划向教武场。

  刚刚结束对练的李敢和樊真真,此时正向场下走来,李敢耳敏,将刚才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便张口道,“不用麻烦我洛哥啦,刚才跟真真也没练爽,我再来陪这位弟兄过过招,热热身。”

  一直在场边的姜武真满面微笑,并未阻止,也未发言。

  “不用,歇了这么多日子,我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曹洛说着便要向场中走去。

  这时,一名绿袍男子,身形飘忽,几个无声折跳便从教武场外飞身而至。来人正是负责清云寨周边警戒和情报传递的轻功高手,飞鼠。

  “曹姑爷,有一封来自建业的急信,你快瞧瞧,是不是有啥事了。”飞鼠刚到众人面前,便张口说道,同时也打断了姜弋对曹洛的对练邀约。

  “飞叔,你叫曹洛什么呢!”姜仙瑶听到此话,小脸瞬间一红。

  一旁的姜弋更是脸上明显的不快,张嘴说道,“飞叔别乱喊,这事还八字没一撇呢。”

  “哈哈,你们这些小娃子,这么不耐逗呢。”飞鼠看着姜仙瑶和姜弋的表情大笑说道。

  “谢谢前辈传信。”曹洛此时也是一脸不好意思,客气的接过飞鼠手中的急信,拆开看起。

  “姜兄,今日可能不便切磋了。我们来日方长。”阅信后,曹洛面上稍带凝重冲姜弋抱拳说道。

  “仙瑶姑娘,我有急事,要返回建业了。”不待姜弋说话,曹洛便看向姜仙瑶双眼,略带不舍和歉意的说道。

  “怎么了,出什么大事了么?”姜仙瑶关切的问道。

  “嗯,局势不太明朗,魏无忌叫我速返。具体什么事由,信上未讲。”曹洛双眉微蹙的说道。

  接着曹洛便大步走向在一旁案几处,稳坐喝茶的姜武真。

  “姜前辈,晚辈要跟您告别了,眼下有急事要返回建业,即刻便要启程。多谢姜前辈这么多日的帮助和照顾。”曹洛恭敬的说道。

  “莫要客气,好男儿逐鹿天下,这是好事。可我只有仙瑶这一个宝贝亲闺女啊。”姜武真放下茶杯,看着曹洛的双眼,轻声的说道。

  曹洛面上一赧,“晚辈明白。”

  ......

  清云寨大寨门前,曹洛与姜仙瑶相视而立。

  “仙瑶姑娘,再等我些时日,我曹洛,定不负你。”曹洛看着身前佳人,字字清晰的说道,言罢,趁着姜仙瑶发愣的功夫,曹洛鼓起勇气,上前一步,倾身一吻姜仙瑶洁白的额头,姜仙瑶瞬间满面绯红。

  待姜仙瑶回过神来,曹洛三人已在快马之上,远驰百步远。

  “曹...洛...!”姜仙瑶望着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

  百步远外的的曹洛,好似听到了呼喊,并未回身,只是背身高举右手用力一挥。望着曹洛再次远去的背影,姜仙瑶久久伫立。

  ......

  “洛哥,到底什么事,这么急?”快马奔驰间,李敢问道。

  “无忌来信,前线大捷,但周将军府被主公派兵包围,恐生变故,催咱们速回。”曹洛答道。

  “大捷不是好事吗,主公为啥要包围周将军府?”李敢疑惑问道。

  “回去便知。快赶路吧。驾!”曹洛说完,快马加鞭。

  三匹骏马,三位青年,大道疾驰。

  ......

  吴国都,建业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百姓皆是面带大喜,好似过节。

  可此时距离春节还尚有两月时间,为何城中百姓却如此兴奋,比过年还要高兴?

  三日前,一骑军中传报快马,自城北门,疾驰而入,直奔宫中而去。骑士背插“令”字小旗,一手持缰,一手高举军报书简,在城中穿街过巷,同时口中大喊,“前线大捷!大捷!”

  吴齐湖海前线,周瑾大将军统兵数万,与齐国大军兵分分两路,分别决战徐凌、湖海两地。皆是以少胜多,取得大捷。消息传回吴都建业,百姓皆是为之一震。

  压在吴国百姓心头上二十多年的那块大石头,今日终于被大将军周瑾一脚踢开。

  二十多年前,吴郑公率领下的吴国大军,在湖海地区被赵印率领的齐军重创,数万吴国兵士魂断江北,无数家庭失去了丈夫,儿子,兄弟。那一败,给吴国军民带来了足有二十多年的心理阴影。也是二十多年深沉的痛,国仇家恨,败军之耻,就在今天,就在眼下,就在湖海,被大将军周瑾一朝破去。

  在哪里战败,就在哪里赢回来。大捷战报传回,吴国军民无一不兴奋,皆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天赐神将周瑾,在前线痛宰齐军,眼下百姓心中,周瑾已不仅仅是大将军,更是吴国的大英雄,吴国之光。

  大将军周瑾,在吴国军中早已是地位至高,无人比肩。此刻,在百姓心中,地位也得到了急速拉高。

  建业城中的富商,甚至还开始计划筹款出资,准备为大将军周瑾修祠立庙。

  宫中大殿。

  吴郑公高坐殿上,案几上放着刚阅过得大捷战报。

  殿下左侧,文官席列,首位之人,依旧是目似瞌睡,满面褶皱,垂垂老矣,安坐椅上的张阁老,身后站着一列文官。

  右侧一列,皆是留守都城的武将,但人数不多,众多精锐武将已是被抽至前线与齐军对垒。队列最后站着身着白袍的魏无忌。

  本来以魏无忌的官阶,是没资格上殿听议的。由于连魏合盟的大功,吴郑公亲赐魏无忌殿上行走,所以今日捷报传回,殿上大朝议政,魏无忌也被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