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人选已定

    塘村的村民们非常热情,看见有游医来此,都纷纷主动邀请他们住到自己家中,因为村里没有大夫,平时得了病也没能力去请大夫,好不容易见到游医,都希望能请回家中,盼着游医赠医施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薛言问和薛世浈就找了一户人家暂住在里面。

淳儿因为想尽快能回到金阊戏班,很听大夫的话多休息,好好吃药,才过两天身上已然大好,淤伤清除,伤口愈合,全身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这时候淳儿的心情也好了很多,笑容开朗,心底的阴霾逐渐散去,同时眼中泛起柔光,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明则眼亮。

“淳儿姐姐,你看这个。”小香儿神秘的跟淳儿说。

淳儿听香儿说有什么好东西似的,好奇的问着香儿:“什么呀?”

“你看!”只见香儿伸出右手慢慢张开,手心里捧着一颗亮晶晶的圆圆的小珍珠,个头虽不大但是品相还不错。

“珍珠?!是你娘买给你的吧。”淳儿看着珍珠也没什么稀奇的,自己没买过珍珠,因为价格太高,这几年唱戏挣点钱都留着买吃的了,没舍得买珍珠首饰,但是也在大街上见过,到底是常见的东西。觉得铃娘省吃俭用的留下点钱买一颗珍珠哄女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不是!不是我娘买的,是我自己捞出来的。”香儿捧着个宝贝,满脸自豪。

“你捞的?”淳儿显然是不太相信,甚至有些嘲笑的意味。

“当然啦!”香儿看淳儿不相信自己,还有点不高兴。

“那你跟姐姐说说,你是从哪捞出来的?”淳儿就想看看香儿是不是说谎。

“我从海里捞出来的。之前我去海边玩,遇见村里的一位采珠大娘,我就一时贪玩,又因为我从小水性就好,于是求着大娘教我采珠,我就跟着她潜下海,捡珠蚌,回到岸上再一个个的把珠蚌打开,有时候运气好,能开出又大又圆的珍珠,我就给我娘让她拿出去卖,有的小珍珠我没舍得给我娘,就自己留下来了。”香儿一脸正经丝毫不像是开玩笑。

“好吧,那你可真是太厉害了。”淳儿竖起大指,不走心的给香儿点了一个赞。

香儿看她貌似依然不太相信,觉得自己被轻视了,心血来潮,要为自己正名说道:“你别不信,正好今天我心情好,带你去见识见识。走!”

淳儿被香儿招呼一声便跟着她去了海边,出了渔村往东走,徒步走了两刻已经听见了海浪的声音。同时渔船码头映入眼帘,阵阵海鸥的叫声,迎面吹来的海风,让夏日变得清凉。淳儿看见一望无际蓝色的大海,还有万里晴空,水天一色,顿时心旷神怡。

香儿笑呵呵的跑向海边,回头跟淳儿说:“淳儿姐姐你等等我。”正说着,麻利的脱了外衣裤子,还有鞋子,只穿着亵衣亵裤,一个猛子扎进海里。

淳儿来到海边,站在香儿衣服旁边定睛看着,没过一会儿,水面飘起两三个大大的水泡,又过了一会儿,又飘上来一两个大水泡,淳儿就这么目不转睛的看着水面,等了一刻还不见香儿的身影,有些担心起来,这么小的女孩儿,居然在水下潜了快一刻还不上来,不会是出了意外吧……

“哗啦……”一声,水面掀起水花,海水溅了淳儿一脸,把淳儿吓了一跳。

“嘿嘿嘿,呵呵呵……”香儿飘在海面上咯咯的乐着。

“你真是吓死我了!赶快上来。”淳儿催着香儿上岸,担心她千万别出事才好,不然自己可怎么和铃娘交代啊。

香儿一窜,上了岸,手里拿着两个珍珠蚌扔在地上,穿起了衣服。然后坐在海边跟淳儿说着:“淳儿姐姐你看,这就是珍珠蚌,我那个小珍珠就是这么捞上来的,看看这次能开出什么好东西吧。”

香儿四处摸搜着,随手捡起一个带有棱角的石头,用较为尖锐的一头砸开了蚌壳,香儿用手在蚌肉上抠着,突然摸到一个圆圆的凸起的东西,一下子就破开蚌肉,看见一个指甲盖大小圆溜的白色珍珠。淳儿也是第一次看见现场开珍珠的,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看见真的有珍珠,而且是香儿亲自下海捞上来的,惊喜的看着香儿和珍珠。

香儿用同样的手法,在另一个珍珠蚌中开出一个比刚才小一圈的珍珠,香儿毫不吝啬,把那个稍大的珍珠放在淳儿手里说:“淳儿姐姐,我没骗你吧。这个送给你,咱们两个,一人一个珍珠。嘿嘿……”

淳儿看见香儿如此单纯可爱,乐观善良,手里拿着珍珠非常感动,眼前这个小女孩与自己萍水相逢,不但救了自己,照顾自己,还把辛苦采到的珍珠和自己分享,淳儿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香儿一家人。夏天阳光很足,香儿在海岸边晒了一会儿太阳,身上就全干了,香儿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土说:“淳儿姐姐,咱们回去吧。”

这回两个人手拉着手走了回去,关系比之前又进了一步。淳儿把香儿是当成了自己家的小妹妹一般。香儿又获得一颗小珍珠,心里特别开心。

晚上,燕陵皇城的街道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夜市灯火通明,皇城里的人开始了愉快的夜生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都不足以形容燕陵夜市的繁荣和奢靡,达官贵人流连于花楼酒馆,轻歌曼舞配一口花魁敬的美酒,逍遥自在。地痞流氓进出赌坊柳巷,正所谓赌场失意情场得意,耍够了钱再找个姑娘陪着,好不快活。

在酒楼的一个包房里,几个大官和太子坐在一起,吃菜喝酒,有一个高官站起来给太子敬酒:“太子,微臣敬你一杯,喝了这杯酒,小女的婚事可就仰仗太子啦。”

原来太子要纳太子妃的事已经传开了,有一些所谓的太子党得知此消息后,有女儿的大臣都纷纷表示要献出女儿给太子,就算当个妾室也是好的。有儿子的大臣也进言要让儿子进太子门下当门客。无儿无女的也表示要誓死效忠太子。只要太子诞下皇孙,地位稳固,他日太子继位,这些大臣就是元老,是股肱之臣,每个人心里都有盘算。

太子处理朝政已久,这些花花肠子,阴谋阳略,心中早已明了,这些人中谁是人是鬼,太子早就一清二楚,现在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等到日后自会给他们说法。

太子举起酒杯,面上客气的笑着:“哈哈哈,好说好说,只要能过了母后的眼,都是有机会的。”

饭桌上敬了一轮酒,太子右手边一个大臣跟太子说:“太子殿下,此时您的婚事已经传开,朝堂上五皇子的势力逐渐壮大,他的母亲曾诞下已经故去的大皇子,她这太后的心思怕是从来都没断过。”

“对呀,对呀……”众人点头附和着。

太子左手边的大臣搭着腔:“没错啊,殿下。其实不光是五皇子,其他皇子的势力也稍微有些起势,恐怕都是担心太子您成婚后诞下皇孙,他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趁着您地位未稳,将您拉下太子之位。您一定要早做打算呐。”

太子对面的一位大臣接过话来:“殿下,成婚之事刻不容缓,我等家中都有可用之人,如果着急,我家小女待字闺中,可解太子燃眉之急。”

其余大臣都冲他摆摆手:“诶?你这是哪里的话!我等家中也有女儿,同样是样貌出众。”

“怎么叫你说的,我们就不能为太子排忧解难?”

“就是……”

“对呀……”众人纷纷反驳。

太子尴尬的笑着,端起酒杯,示意他们冷静下来,说道:“诸位,诸位!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也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我好,成婚之事会尽早安排,母后已经在挑选吉日,人选也在相看,大家不必太过心急,只要是名门之后,德才兼备,能衬得起太子妃的名分,我自然会好生对待她。没能成为太子妃的,也不用担心,只要品行好,知书达理,当个侧妃也指日可待。”

“太子误会啦。我等不是为了自家前程,都是担心太子势力太过薄弱,为防其他皇子对太子不利,我等才这般心急如焚。”大臣们都在为自己辩解。

“我知道,我知道,众位稍安勿躁,其他皇子那还要仰仗各位帮我去打探打探,看看如今是何情形,尤其是军中的情况现在到底如何。”太子一本正经跟大臣们说。

“请太子安心,军中我会去安排,我等定以太子马首是瞻,为太子鞠躬精粹。”各位大臣异口同声地向太子表忠心。

一个时辰之后,饭菜吃的差不都,酒也喝完,政事也都大致商量好,大臣们陆续出了门,太子也在承安的陪同下,趁着酒楼里其他宾客不注意迅速走出酒楼,此时街道上已经不如一个时辰前那般热闹,行人渐少。太子与承安走了两刻,街上已经变得安静下来,在一个昏暗拐角处,“嗖!”一声,一只暗箭从太子身后飞来,承安听觉灵敏,耳朵一动,拔出宝剑,“嘡!”的一下就把暗箭挡住。太子回过头,眼神犀利的盯着暗处的房檐,承安警觉的听着周围的动静,等了半盏茶的功夫,发现四下里寂静如常,承安收起了宝剑,跟太子说:“太子,刺客应该是逃了。”

“竟是这般等不及了,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着急想要了我的命。哼!”太子说罢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