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 变革阵列


    剩下的则列为皇卫工兵营,负责工事的搭建,由巩永固率领。

    军事情报的获取,仍然交给大明的物业管理部门……锦衣卫负责。

    战力已经形成规模,但朱慈知道,这样的战力仍然无法和鞑子正面对抗。

    虽然朱慈从没想过正面对抗,但是皇卫营的战斗力必定要将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

    提高的方式……朱慈想的最简单方法是西班牙方阵。

    西班牙方阵,是冷热兵器过度阶段战场上的杰作。

    朱慈只是看着书里记载,这样的方阵有多么多么简单实用,在欧洲战场称霸一时。

    当然……这种称霸或许带着一定的水分……毕竟西欧那些货们,这会打起架来都跟过家家一样。

    将西班牙阵法用于应对亚洲游牧民族的侵袭,不敢说能完全碾压,但取到一定出其不意的作用,是肯定的。

    之所以在面对李自成时没有令全军习练大方阵,实在是因为这个阵列对军队的装备配备是有着一定要求。

    火器配备率达不到五成以上,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并且面对李自成时是守城战,朱慈没有太多兵力派人出战,以及提供全方位的火力支援。

    所以那个时候有方阵也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况且当时的京营的火器不多,以至于根本无法习练西班牙方阵。

    现在就不一样了,从张家口缴获来的军火,加上工部不断为明军送来的制式武器。

    五万人的步兵营,已经能凑出四个千人队列的大方阵。

    实际上西班牙方阵的问题是,防御性能优秀,但是过于笨重,机动性很差。

    不过在面对建奴的此次进攻时,基本都需要采取防守姿态。

    所以西班牙方阵,在这个时候应当是能发挥它应有的威力。

    至少在步兵面对鞑子骑兵的冲击时,不会显得如此无力。

    西班牙方阵学习起来还是比较简单。

    每个横队正面为50至60人,纵深为20列。在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士兵。这种坚固的密集队形其宽度约为150米,纵深100米。

    这是标准数据,实际上方阵在历史的演化上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环境在原有方阵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良出新的适用于当前战争形式的阵势。

    譬如古斯塔夫方阵,莫里斯方阵。

    而在朱慈将方阵的概念授以王先通,并开始操练之后,便有人提出这样的方阵或可以改良。

    “臣闻孙子兵法云,圆阵者,所以塼也,或可以圆而变之。”进言的是李岩,朱慈在把他收了后,多次提出建议,许多都十分有价值。

    华夏这里本就是阵法的祖宗,华夏的阵法,讲究一个“变”字。所谓西班牙方阵固然猎奇,但核心毕竟是将热冷兵器的优势密切结合的理念。

    当这样的理念被吸收后,所诞生的本土产物,会比死板的效仿更为有效。

    兵书上已经多次论证过,攻以方,守以圆,既然要将军队的防御性能最大化,所谓方阵形态真心没必要固执保留。

    李岩的课外书看的是很多。

    这也是朱慈很欣赏的一点,既然他都甩出了孙子兵法,那么真不妨让他试一试。

    ……

    人才还是太少,高杰和李岩算是能用的上的人才,以至于许多事情朱慈也没必要那么累。

    而在得知山东全境恢复后,朱慈想的是南边还有什么人才能拉来北方一用的。

    好像有个叫阎应元的人……统帅力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