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妻人于鬼(四)

    杜思云在这附近四处走了走,再没有看见甚么事物。怕久不回又出了差错,便轻悄悄地回了程云家,把门拽好。

    待到后半夜时,才听见有人回来,关上门的声音。

    杜思云闭着眼,感觉有阴影铺面而来,猛地坐起身,一睁眼,屋内空空如也,月光从窗户外倾泻而来,洒在她鞋前。

    这村子里就两个修士,一个被扔进了陷阱里,一个就是她。杜思云也想不出谁能怎么神出鬼没,只能把疑问按了下去,也合衣睡了。

    第二日大清早,便听见旁屋传来程云的喊声。

    “道长,道长!”程云一路小跑过来,推开门,对着坐在床上的杜思云喊道,“祖母醒了!”

    杜思云穿上鞋履,随程云到了老妪的屋子。一进门,看见老妪上身斜靠在土墙上,脸上也露出了笑。

    她走到跟前,询问道:“老人家如今身体还好吗?”

    床上老妪仍旧枯缩,但额头间的黑气已经消失了,见到她忙挣扎着要起身行礼,杜思云对这场景已然司空见惯,让程云搀扶着老妪坐正来,自己也在一旁坐下了。

    老妪先是对她千恩万谢的,等被问到这村子里的事情的时候,却突然落入沉默,半天才说道:

    “十三年前,村里有一个小娃在池塘边丢了,一起玩的娃儿们都说看见一个脸盆大的癞□□从水里窜出来,把娃儿带走了。”

    “起初没人信他们啊,以为是小娃被吓到了,结果没多久啊,又有个小娃死了,村里人害怕起来了。就去找南平城叫人,连去了几次啊,没有一个人回的啊。”

    老妪说着又开始咳嗽了,加上她身材干瘪瘦小,仿佛咳的要把肝肺都吐出来一样。

    杜思云将这一切看在眼底,知道她是身体亏空,妖气虽除了,但按着这一家的状况,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南平城应有条鹤街,街深处有面白墙换做‘应事墙’。凡间百姓有求的,都在上面,你们可曾去见过?”

    老妪听了她的话,眯着眼想了想,最终摇了摇头。

    “从没听说过这些。”

    “村口有个买酒的老伯说是‘天都府’庇护,又是怎么回事?”

    “哦,对,对——”老妪听见这名字,很激动地叫喊了起来,“就是这地方来了两个道士,说要每年拿一个女娃供奉河神,才愿保证村里平平安安。咳咳——”

    杜思云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袖口放着的内门弟子令牌,说别的门派她都信了,唯有天都府,她绝不可能信。

    程云赶紧拿过装水的土陶碗,老妪摇了摇头,将碗推到一边,继续说:

    “村里人起初不答应啊,南平城又来了几个人,下了命令,要把那害人的玩意再开起来。村子里的人个个害怕。生怕自己家也被抽了人去做劳力啊。那时候就有人提议,不如仰仗那两个道士赶走南平城来的人。”

    “可到后来,才发现,屋子开窗把狼领进了门啊。”

    “等等,”杜思云有点糊涂了,“南平城后面又派了人来?”

    “村子后面,有片地被那些人征用去了,说里面藏了什么灵矿。好多人都被叫去开凿灵矿,结果那片地塌了,人都死在了里面!”

    杜思云听到这不由得皱起眉头,老妪继续道:“最后果真实现了,可那是妖邪的手段……”

    星子村的人仰仗了那两个自称出自“天都府”的道士结了祸,又不想献供女子。那两个道士便说,他们先得罪了南平城的修士,本就结下了祸端,要是现在再得罪他们,往后南平城再有人回来,可不就是发号施令那么简单了。

    村里的人即惊又惧,几番商量,只好同意了那两个道士说的话。

    从此以后,年年献上一个年轻女子,嫁给河神。水上商贾果然再没有出过事端,过往的道士和尚也没有敢欺半分的。

    杜思云边听边理,一觉得奇怪,二觉得好笑。

    南平城里也有不少中小的修仙世家,就放任一个妖怪在附近的村子里作威作福。这妖怪既有能力让两个小道士为它跑腿,又能够击败过往修行者,为什么不下来大开杀戒一番,反而还要磨磨唧唧地弄一套娶新娘的做法,难道这妖怪脑子也不好使了不成。

    “老妇要是早知道会落到今天,也不至当初附和他们把这妖怪迎进来。现在我们这一家,都是我咎由自取啊……”说着她眼眶又落下滚滚白泪下来,划过黑黄干瘪的皮肤。

    老妪抹了一把脸,又看着杜思云:“仙姑,我原来有个儿子,他很好很好!真的,这村里村外的,没有不说他好话的。儿媳妇没福气早死了,这一家的农活大多落他一个人肩上了。我也帮不上什么忙。那年开矿,把他征进去了,只是……只是没想到他回不来了……”

    又是几声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