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战17

    1769年,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

    优势是可以整合生产工艺,可在流水线上布置多种工位,满足生产需求;可扩展性高,可根据工厂需求,设计符合产品生产需求的流水线;节约工厂生产成本,可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工人数量,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生产,前期投入不大,回报率高。用流水线来生产的话,对于工业促进可谓非常之大,所以讨论得非常之激烈,连副官进来递给袁世凯一份红头文件不少人也没注意到,李福贵虽然看见了,但也很知趣的切断和袁世凯的对话,找到一位燕京大学的教授讨论讨论在大规模普及流水线的可能性。

    休息室里,袁世凯快速浏览完了文件,马上招呼副官把段祺瑞叫了进来,示意段祺瑞坐下后说道:“你看看这份文件,我就说过,东洋人这些杂交出来的死畜生,真是活腻歪了!”袁世凯的粗口完全和会议上的侃侃而谈背离,被东洋人气得就差脑袋上冒烟了,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反正副官在门外候着,休息室里就他和段祺瑞俩人。

    段祺瑞快速浏览完文件,以一种难以描述的表情说道:“在朝鲜作威作福也就罢了,狗日的倔脾气还想在台湾撒?首次城市作战,还面对畜生不如的东洋军,这仗前线部队真没办法打,你打算怎么做?”

    “我在想啊,东洋人为了达到目的,把每间屋子的国人都给囚禁起来,充当挡箭牌的他们由东洋人提供吃喝,前线进攻部队被东洋军一个火力点阻击,正想一炮或者用炸药包解决的时候却意识到屋子内可能有同胞存在,用轻武器也比较忌讳。这仗还真不是一般化的难打啊!”

    袁世凯习惯性的摸了摸兜里的烟,一直以来兜里都有一包未开封的好烟,只有到了艰难的时候,他才会抽上一支,可现在他却有抽一包的打算,拆开烟盒后猛抽一支,脑袋里一阵眩晕、呛人的味道让人几乎作呕,很久没吸烟的袁世凯一时之间被呛得眼泪都出来了,赶紧擦拭之后说道:“这里就交给你负责了,我去处理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会议上,袁世凯只用了两分钟就满脸笑容的和专家们说完了一些讨论要点,然后把会议交给段祺瑞负责之后,刚刚走出会议室脸色就大变,弄得大头鹰是满脑糊涂,在地下停车场上车之后,副官老老实实的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大气也不敢出,经验老道的司机不紧不慢的跟随着安全引导车行驶,袁世凯和大头鹰的私人会议就在车内开始了。

    “你小子现在挂着的是少将军衔,按理说是没资格看这文件的,我把他交给你,好好看看,我想听你的意见!”袁世凯把前排副官递给他的军方文件交给了大头鹰,而前者很知趣的当起了残疾人,变成了聋子和哑巴。后车厢一下成了袁世凯俩人的私密会议室,点上一根烟慢慢抽着,袁世凯等着大头鹰的话。

    皇帝的车队一直在向京城郊外某基地驶去,约莫两分钟后,大头鹰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习惯性的把手伸进自己兜里掏出了一包已经被动过的烟,自己弄上一根儿后,坐在前面的副官却很主动的转过身来给他用洋火点上,他并没有拒绝,抽上一口后和袁世凯一样,呛出眼泪来了。

    “情报很有限,我无法做出准确回答!”

    大头鹰看了看袁世凯,在小时候那会儿他就一直喜欢看袁世凯脸上的表情,有时候他发现袁世凯的脸会说话,愤怒、激动、兴奋、悲伤等等都可以从脸上的表情得知,也就是这种直爽的性子加上令人折服的能力,大头鹰没有理由不效忠。

    这也就是他14岁被袁世凯送去美利坚的时候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当初他刚到美利坚的时候,那是什么苦都吃过,在那洛杉矶,有一个叫丁胖子广场的地方,没到周末,大头鹰就会去那里华人开的餐馆里刷盘子。整个人就是一个刷盘子机器,别人一天只能刷300个盘子,大头鹰一天能刷500个。况且价格还低,别人一个月500刀,他只要200刀。

    不是大头鹰没钱,毕竟老袁每个月都会汇钱来,他只是单纯的想减轻一下老袁的负担,能省一点就可以多买点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