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四章 入营收降将,出策觅良方下

    赵云颔首。

    赵旻心情激动地看向帐内这些重量级人物。

    这些人,均在各自传记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璀璨夺目的记载。

    关键是,赵旻终于充实了自己的武将班底。

    张辽、徐晃、于禁、乐进、李典这五人的综合素质,绝对可在汉末三国武将序列中名列前茅。

    赵旻有些遗憾。

    好好的一个朱灵朱文博,咋就被老叔嘁哩喀喳了呢?

    若非曹操猜忌,朱灵的成就绝对不在徐晃之下!

    赵旻这一激动,便当场下令。

    “今晚赐宴!旻与诸公不醉不归!"

    赵云对此颇不以为然。

    如今仍有些野心家,正蛰伏于暗处伺机而动,岂能掉以轻心?

    但他也不能折了自己侄子的面子和威信,是以,他暗暗打定主意,今晚滴酒不沾,保持警惕。

    于是乎,本有机会见面畅谈的赵旻和伏完,今晚便失之交臂。

    开宴后,赵旻当着众降臣、降将之面,将自己自袁绍攻占阳武城后,直至再次踏足官渡战场的经历简述了一番。

    当然,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黑历史和隐私,他当然不会公诸于众。

    原曹操摩下的这些谋臣、武将们,在听到赵旻这个幕后黑手亲口讲明此事后,方才彻底清楚,赵旻的全盘所谋。

    借袁绍之威、天子秘诏,赵旻相当于将徐、兖、豫三州,及司隶校尉部直属诸郡,全部纳入自己.当然,名义上是刘协囊中。

    趁众人激动之时,赵旻适时道。

    “诸君,而今颖川人心未定,许都仍暗流汹涌,然此事终非数日之功,而今我等当务之急,仍是当以稳定三辅及凉州为先!”

    凉州最大的危机和问题,绝非军阀割据,而是东汉朝廷在凉州完全失去公信力!

    简言之,凉州早已无任何秩序可言。当地士族豪强的话,便代表了当地秩序。

    问题便在这里。

    对待凉州地方士族豪强,若一味杀戮、压制.公孙瓒、孔融和陶谦的昨天,孙策的今天,就将是赵旻的明天。

    所以,赵旻惟有先以武力强行建立秩序,再温水煮青蛙,发扬群众斗群众,让士族豪强再难做到只手遮天。

    此事虽然任重而道远,但重建凉州秩序、恢复汉廷公信力迫在眉睫。

    曹操虽有僭越之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重建天下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协看不到这些,其人只关心自己手中的权力。

    赵旻此言一出,中军帐内登时寂然。

    所有人都看向凉州人贾诩。

    贾诩起身作揖道:“主公英明!凉州早已对朝廷离心,若不及时加以镇压及安抚,若来年袁本初兵锋再起,诩恐遂、腾二人将坐收渔利也。"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

    “然则,主公既知凉州之重要,诩便不得不问,主公欲行何策?诩虽不才,亦有三策可助主公定凉州。”

    赵旻虽早已想好针对凉州的对策,但还是忍不住抱拳问道。

    “不知文和先生有何妙计?旻愿洗耳恭听。”

    贾诩抚须从容道:“诩之策,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策为羁之策,挑唆韩文约、马寿成内斗,主公可左右逢源,坐收渔利也;中策则为主公扶持马寿成,借其人之力定韩文约、平凉州;至于下策.诩以为,可假天子之名,使二人遣质子于许县,维持现状不变。主公之目的当可实现。

    韩文约、马寿成二人,必将心向朝廷,而不与袁本初暗通款曲。"

    赵旻彻底无语。

    贾诩果然对得起陈寿的评价,不愧为国之毒士也!

    他这所谓上中下三策这不就是曹老板在历史上所用之计?

    赵旻有些失望。

    老子的目的..又岂是如此简单?

    失望之下,赵旻抱拳道:“文和先生之言,诚良策也。诸君请用宴!”

    荀攸作揖道:“主公,攸有一言。”

    经历过贾诩之事后,赵旻已不对荀攸之策抱希望。

    “公达先生请讲。"

    荀攸不疾不徐道:“主公可假天子之诏,召刘子台归许都任闲职,再以心腹坐镇河东郡,断绝并州与凉州联系。

    如此,结合文和兄之良策,即便高元才出兵攻河东,主公亦可从容迎敌,而无后顾之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