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味甘心甚苦,游客踏归途上

    赵旻见钟繇急得抓耳挠腮,登时哑然失笑。

    其人不再卖关子,抱拳道:“元常先生,此物乃固态糖也。”

    钟繇愕然:“主公欲制石蜜?”

    石蜜,通常被后世人称为冰糖,确实是固态糖之一。

    塔读@-读小说

    赵旻撇撇嘴捋须道:“西域石蜜原料、工艺皆不足。

    旻以甘蔗为原料,工艺前后改良凡二十三次,方才得此莹润如玉之石蜜也。你以为此物是旻随随便便即制成乎?”

    言罢,其人复又向前递了递陶豆。

    钟繇方才反应过来。

    其人拈起一块方方正正之石蜜放入口中细品,只觉此石蜜不但口感纯正至极,而且似乎比西域石蜜更甘美。

    钟繇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

    自天下大乱以来,某不知已有多久未曾食石蜜也!

    万幸其人没说一句:太好吃了!

    赵旻见钟繇神色陶醉,眼角湿润,当即凝视着其人问道:“元常先生,此物如何?”

    见赵旻眼巴巴地瞅着自己,钟繇当然不会来一句“你瞅啥?”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其人匆匆咽下冰糖,作揖道:“主公,此石蜜无论外观亦或口感,皆远胜于西域之石蜜也。”

    赵旻再次确认:“是否有何异味?”

    钟繇蹙眉回味一番后,坚定摇头:“主公,此石蜜口感甚纯正也。”

    赵旻登时松了口气。

    钟繇出身于颖川望族钟氏,可谓钟鸣鼎食之家,以其人如此刁的口味,犹然觉得口感纯正,那么赵旻便不再担心口感问题。

    食品受不受欢迎,最关键的问题有二,一是安全,二是口感。

    安全问题赵旻把关,口感问题…钟繇都险些流下幸福的眼泪,这还有什么问题?

    “如此便好。元常先生,此物需大量甘蔗,故而若此番士威彦遣使朝贺,某等需与其使详谈此事。”

    士威彦,便是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交趾土皇帝士燮。

    交趾为后世两广及越南地区,此地盛产甘蔗。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且甘蔗有两大先天优势:易储运;甘蔗渣可堆农肥,或直接晒干烧火。

    甘蔗榨取糖浆后,其渣燃烧几乎无烟,堆肥沤肥肥效也极佳。

    遑论甘蔗亩产量极高。

    所以,赵旻必须以势压人,尽可能以低价大批量收购甘蔗制糖。

    仅此一物,便可垄断丝绸之路,产生海量的贸易顺差。

    再次强调,这是汉末乱世,不是宋元明清,赵旻绝无可能打到欧洲。

    遑论这时代之人的乡土情结,远非后世人所能想象。

    赵旻改变不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他又不是尤里。

    如李唐李治朝一般,能实际控制住中亚,便已是赵旻所能做到的极限。

    就这,还得指望凉州当地人、甚至西域人去实现。

    首发&:塔>-读小说

    但是,赵旻可以沿着丝绸之路,将生意做到欧洲。

    综上,凉州,明年赵旻必须拿下。

    钟繇已经又忍不住尝了数块赵旻研发的冰糖,其人口齿留甘,心中却愈发苦涩。

    因为他今年已半百,之前其人五十年的人生中,又哪里有这般甘甜滋味?

    赵旻打断了钟繇的忆苦思甜。

    “元常先生以为,此物可风靡天下乎?”

    钟繇毫不迟疑:“主公放心,此物及三种糖必将极受追捧!”

    钟繇更想哭了。

    主公言此为调味品?此分明为极上等之点心!

    不怪钟繇如此没出息,这时代就是如此落后。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赵旻若再做出糖包、糖饼、蛋糕、沙琪玛、桃酥来,那还得了?

    其他事暂且还不能确定,但全民蛀牙大约是一定的。

    因为赵旻的这套工艺,已经注定了这些糖类的售价不会太离谱…

    土法制糖能有多大成本?最大的成本,恐怕还得是甘蔗的运费。

    此事也好解决,待赵旻定益州之后,在南中郡建立制糖工坊即可,顺便还能解决南中郡那些蛮人们的就业稳定问题。

    南中包括如今云贵及川西南,彼处刚好也盛产甘蔗。

    钟繇犹在考虑这些糖类该如何售卖,赵旻却已想到了该如何优化产业链布局…

    他俩的维度…

    赵旻懒得将这一大块冰糖敲碎,于是乎,其人索性将凝为大块晶体的冰糖砸成两半。

    于是乎,钟繇和赵旻二人,各提着一大袋石蜜,在亲卫护卫下,开开心心地向卫府赶去。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作者题外话】:石蜜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经丝绸之路传遍欧亚大陆的。

    而汉末除了石蜜,确实没有固态糖。

    前文云某介绍舌尖上的汉末时,已多次提及此事。

    在我们华夏神州,古代封建社会美食巅峰时代,当属两宋。

    两宋人同样是甜党。

    北方人喜甜食,所以在女真人攻入汴京,北宋朝廷南渡后,北方人将喜甜的饮食习惯传入江浙。

    杭州灌汤包,最早其实是开封灌汤包。

    当然,北宋时的包子不叫包子,而是馒头。

    馒头最早叫蒸饼,为避宋仁宗赵祯讳,将蒸饼改名为炊饼。

    所以,武大郎卖的炊饼不是烧饼,而是后世的发面大馒头。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98版的《水浒传》,那段剧情完全没有问题,武大郎卖的就是馒头。

    而潘金莲的洗澡水,实际就是蒸馒头后的热汤…

    咳咳…楼不知为何又偏了!

    抱歉,咱又扯远了…

    说回糖。

    两宋时的糖霜不是白糖,而是介于红糖、白糖之间的黄糖。

    这里再偏一次楼。

    近日看到了一篇颇有意思的文章,文中称,犹太人在三千年前的犹太人遗迹中发现一段电线,于是他们确信,三千年前犹太人便已开始使用有线通讯…

    对此,我国的考古学家戏称:我们纵观五千年出土文物,均未找到电线,故而我们华夏在五千年前便已开始使用无线电通讯…

    哈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