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百八十五章:授权

    李二的眼神充满着希望。

    虽然看上去黯淡无光,但从他的眼角,可以看出一位帝国之君的倔强和锐气。

    谙熟官场规则的李绩,察言观色,看着身边的房玄龄和箫瑀,心里一顿臭骂。

    你们可真会装逼,陛下已经说了前言,您们这些大臣为何没了下文。

    房玄龄瑟瑟发抖地喝着眼前的龙井茶,面色居然静若春江之水。

    老滑头。

    李绩骂了一句,他见众人装逼的装逼,沉默的沉默,只好提起茶壶,给自己的紫陶杯添满水。

    自从太子新立,为了彰显李二的宽厚和仁道,就在两极殿议事厅增设了茶水间、咖啡馆、按摩院和理疗馆等养生场所。

    晨会期间,大臣们喝喝咖啡、泡泡茶,会后,泡泡脚,按摩一下肩背,还是很好的。

    当然,皇宫里也不缺这些银子开支,王德按照李二的旨意,还买来几张躺椅,供年纪大的,身体弱的遗老们休息。

    反正,开会只是惯例。就像前世学院里那些每天例会一样,除了重大的事项需要廷议,一般的小事、常务工作,哪里需要人人发言。

    时间久了,这些大臣也都找到了窍门,有的一大早好喝几杯小酒的,就会在衣兜里揣上一个银壶,里面装上温酒,趁着会议的空隙,喝两口。

    这就叫【朝廷早酒】,李绩一开始不习惯,当箫瑀在茶水间举起银酒壶的时候,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判断错。

    穿越前,李绩在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食堂里遇见过舒晓琪,她给他看过一本《贞观奇闻录》,里面记载着形形色色的朝会趣事。当然,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当时他有点不相信,话说回来,这些隋唐笔记,都是些骚客文人加工过的,谁又能保证,这些网文作者,没有去添枝加叶,添油加醋的丰富内容。

    干巴巴的纪事,又会有几个阅者愿意挑灯夜读的。

    眼见为实,箫瑀面色喝得红润润的,掏出一块鸭肝,吃了起来。

    这才是真情流露。

    多年以后,李绩还在自己的笔记里回忆这些趣事,每当翻阅笔记本,他还忍俊不禁,偷偷乐着。他知道房玄龄胆子小,只要李二一翻脸,这位开国功臣,就会吓得跪倒叩头,有时吓得大小便失禁。

    李二回到立政殿的时候,当时的观音婢还规劝过李二,她说道,“陛下,看人下菜的道理您不是不明白,像房玄龄这样的胆小之人,你不要过于严厉。本来就战战兢兢地处事,你一严厉,他就会更加谨慎,你想想看,这样的忠臣谨小慎微的风格,如何能大刀阔斧地改革。”

    李二欣然接受。

    当然,一个人的秉性很难改变。房玄龄在这样的大事面前,表态,还是一如既往地慎重。

    “我来说几句。我既然主张出兵,那自有我的看法。这里不少同僚们,都参加过对外作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抛砖引玉。”

    李绩梳理一下油亮的发髻,将水杯倒满。

    手里的芭蕉扇发出呼呼的响声,他看了李二一眼,接着说道,“凡事不能一味妥协,特别是在对待领土纷争上,一寸土地,也不能放弃。前些时,薛延陀侵入北境,陛下打算出军穷追猛打,那个谏议大夫魏徵,却极力劝阻。北征计划,几乎搁浅。也就是说,北境战事应发未发,作战计划未能在第一时间启动。以致后来,蛮虏诸军屡犯中原,不断在边疆制造灾难。当时如果用陛下的策略,北方早已平安无事。也不至于帝国大动干戈,出动强大的远征军,深入漠北,连前太子李承乾也随军出征。”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打仗也一样,决不能当断不断。”李绩面带愠色,提高声调,“我不是说,魏特进的建议毫无道理,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小的蛮虏薛延驼居然骚扰我北境居民,占我国土,这件事,我们还能坐得住吗。”m.

    李二的脸色有点不好看,当时,他作为主要决策者,没有坚持按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