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现实

    谢知筠的心情更糟糕了。

    她垂眸看向赵嬷嬷,等她一连串的告罪说完,这才开口:“赵嬷嬷,你是夫人身边的管事,你亲自走这一趟,我便也给你这个脸面,便把宁小姐带回去好好管教,以后可不能再如此胡闹,让公府失了脸面。”

    赵嬷嬷面上笑容不变,同谢知筠行礼,便要请了卫宁安回去。

    谢知筠却道:“慢着。”

    赵嬷嬷回头,仰视主位上那位明艳的女子。

    谢知筠身穿琅嬛世家千金惯穿的广袖长衫,领缘、袖缘及衣摆皆绣有繁复的并蒂莲,层层领口包裹之下是她修长的脖颈,显得她整个人修长挺拔。

    她面上粉黛未施,只淡扫蛾眉,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美丽。

    琅嬛第一美人果然名不虚传。

    此刻谢知筠脸上却没有笑意,她淡淡看着赵嬷嬷,沉声开口:“府中人多,母亲又要操心父亲、二弟和小妹,难免心累,我替母亲分忧,趁着即将春暖修整花园,也是分内之事。”

    说完这话,谢知筠唇角微扬,露出一个端庄而得体的笑容。

    “母亲应该能明白我的心意。”

    赵嬷嬷垂下眼眸,躬身同她行礼,这才安静无声退了下去。

    而卫宁安已经被苏嬷嬷带了下去,并不知这三言两语的机锋。

    待到春华庭重新安静下来,谢知筠收回脸上的笑容,缓缓吐了口气。

    牧云悄悄上前,小声道:“小姐,早食准备好了,先用点心吧。”

    谢知筠点了点头,回到膳厅重新洗手净面,这才开始慢条斯理吃早食。

    琅嬛谢氏是百年氏族,早在晚周时便是朝中的中流砥柱,后来晚周覆灭,前秦兴盛,便又在前秦朝堂呼风唤雨。

    直到前秦崩乱,北越代之,南北天下战乱频发,北越国中又由卫氏执掌权柄,谢氏的威严才难以维系。

    即便如此,百年氏族的底蕴却丝毫不少。

    以前在家中时,谢知筠早点都要有四冷四热两汤的配置,她自己吃用不掉,便会赏赐给丫鬟婆子们一起吃用。

    然而嫁进公府,成了公府的大少夫人,日子反而没有在家中时精细周全。

    就拿眼前的早食来说,卫氏跟谢氏简直是天差地别。

    卫氏出身太兴农户,一家子都靠给富农种地养牛为生,家中上下十来口人,识字读书的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卫戟自幼跟在肃国公卫苍身边,十五便上阵杀敌,少时常年随军打仗,生活过分随便,从不讲究吃穿。

    谢知筠记得成婚第一日,早食是一盆鸡蛋面并一份炒米,寡淡得她一整日都没吃下饭去。

    在这一个月的“教导”之下,小厨房有所改善,却也实在乏善可陈。

    今日的早食依旧是面和炒米,不过面是榨菜肉丝面,炒米加了青瓜和腊肉,味道更香一些。

    除此之外,小厨房特地给她煮了一锅排骨汤,算是对她额外的孝敬了。

    谢知筠不乐意吃这些粗食,却也知道不能饿着自己,她简单吃了一碗面,便对牧云道:“剩下的你们拿去吃吧,若是不够,让小厨房再做。”

    可她这话说完,牧云还是没甚反应,谢知筠便抬头瞧她一眼。

    牧云眼睛通红,站在她身边魂不守舍,瞧着实在可怜。

    谢知筠再度蹙起眉头。

    她放下筷子,让朝雨去处理早食,自己则领着牧云进了内室。

    刚一进去,她就淡淡道:“跪下。”

    牧云先是一愣,旋即便利落跪了下去:“奴婢知错。”

    谢知筠问:“你可知自己哪里错了?”

    牧云眼睛通红,她摇了摇头:“奴婢,奴婢不知。”

    牧云从小性子就瑟缩,谢知筠教导她这么多年,也并无改善。每每遇到大事,她都是喜欢藏着不说,总要谢知筠激她一激,她才肯吐露实情。

    谢知筠拿她没办法,只得佯装生气道:“隐瞒不报,还不是错?牧云,我问你话,你要如实回答,为何要欺瞒于我?”

    牧云的眼泪唰地奔涌而出,如同雨幕一般,坠入羊绒地毯上。

    “小姐,小姐我……”

    谢知筠满心烦躁:“你到底有什么事?”

    牧云下意识回:“我母亲病了。”

    这五个字如同惊雷,狠狠劈在了谢知筠心神深处,她瞪圆了眼睛,低头紧紧盯着牧云。

    “你再说一遍?”

    牧云躬身,在地上磕了个头:“小姐,我母亲得了重病,昨日里杨氏兄长就送了信,让我今日回家一趟,可我,可我不敢回去。”

    “但我又怕母亲当真走了,见不到这最后一面,小姐,小姐我该怎么办?”

    牧云的痛哭声同梦中的情景重叠在一起,谢知筠只觉得膝盖一软,她磕磕绊绊往后退了两步,猝不及防坐倒在了椅子上。

    牧云的母亲真的病了,若她真的没有赶回去看她母亲,那真的会天人永隔吗?

    现实和梦境重叠在一起,令冷意再度席卷谢知筠的心头。

    她只觉得浑身都僵硬了,仓皇和害怕充斥她的脑海,让她无暇旁顾。

    在她仅剩的理智里,只飘荡一句话:那卫戟也会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