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四三章 登报了

    抽屉里面的邮票有两种面额的,一种是四分,一种是八分,总共有五张,蒋珍珍拿起来看了下,这些邮票上面没有盖章,显然都是没用过的。

  邮票非常小,边缘有锯齿状的花纹,三张四分的邮票上面印着一批水墨画的马,两张八分的邮票上面印着一些欢歌曼舞的少数民族。

  东市距离月亮岛不远,所以用一张四分的邮票就行。

  四张邮票是连着的,蒋珍珍从上面撕下来一张,顺手从桌子上拿过来一瓶胶水,正要往邮票的背面图,忽然看见邮票上有一排小字,是用毛笔写的,看着像草书,蒋珍珍辨别不出来是什么字,但从下面红色方形印章上看,应该是哪位知名画家的画。

  再往下,邮票上清清楚楚地印着“1978”这四个数字。

  一九七八年的邮票啊,蒋珍珍忽然想起来,这个时期的一些邮票,放到三四十年后,会变得价值不菲。

  于是蒋珍珍看了看手上这张,忽然舍不得往信封上贴了。

  可是不贴的话,就没办法往东市寄信,不寄信她又不甘心,那怎么办呢?难道要出门再买两张邮票回来贴吗?

  但现在是一九八零年,买回来的邮票那就是一九八零的,放到二三十年后那不也一样值钱?!

  想到这里,蒋珍珍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摇了摇头,然后打开胶水瓶,把胶水涂抹到邮票上面,“啪”地一下,就贴在了信封上。

  之后,她继续用胶水给信封封口,封好口,这封信就差邮寄了。

  每一天,邮递员都会来月亮岛走一趟,送信或者取信。除了台风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邮递员从来不会缺岗,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衣服,背着邮差包,奔跑在大街小巷、大岛小岛。

  别看这份工作这么辛苦,却是这个年代的“铁饭碗”,很多人都争着抢着当邮递员。

  第二天,蒋珍珍吃过早饭后就来到了码头,等着邮递员过来送信取信。

  一般情况下,邮递员会在上午八点到十点钟来他们月亮岛,蒋珍珍来到码头的时候还不到八点,她在码头找了个台阶坐下。

  蒋珍珍是月亮岛的名人,村里就没有不认识她的,几乎每个人见了她都会和她打声招呼。

  有问她今天怎么没上船的,有和她报告陈向军一家已经彻底搬走这个消息的,还有人请求她带着自己孩子骑一骑虎鲸,因为家里的孩子已经哭闹了好多天了,父母们已经忍受不了。

  蒋珍珍的脸都快笑僵了,后来她在码头实在是坐不住了,转头去找了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坐下,不会被打扰,还能看到码头的情况。

  差不多九点钟,邮递员终于来了。

  蒋珍珍一眼就认出了邮递员,因为他身上背着一个很大的绿色邮差包,包里还装着一叠白色的报纸。

  但蒋珍珍没有上前拦住他将信给他,而是等到邮递员从大队部出来,才拦住他,将信递给了他,然后目送他重新登上了船。

  毕竟这封信的信封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陈向军那个现任女友的名字,蒋珍珍不希望任何人看到她给这个女生寄信,以免再生事端。

  把信寄走之后,蒋珍珍心情很好,还勉强花了几分钟幻想了下陈向军被现任女友嫌弃甩掉的场景,一想到陈向军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