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九四章:菩提仙箓

    到了观佛台上,一行三人观看着四周的金色海洋,享受着铺天盖地而来的佛光,在生机勃勃的宁静之中极目四望,真的是心情舒畅,浑身轻松。

    既然祖佛让他们到这里来静修,等诸佛之会结束之后再说他们此行来到佛界的目的,那么三人就算急也没有什么用。刚好三人也都想找个机会静修一段时间,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自然是心情愉悦,再说这个观佛台确实也是一个静修的好地方。

    灵芝想要静修的原因还是想继续花点时间参详帝龙八式,虽说在水精之宫当中灵芝已经全部悟出了帝龙八式,但是经过在佛界的几次使用,她又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她自然想找个时间再好好参详一番,而目前这个机会对她来说自然是甘之若饴。

    而瑞萱刚刚得到了祖佛传授的化魔佛音,自然也想赶紧心悟一番,早点掌握化魔佛音。免得自己如今空有一身修为,却是没有任何像样的技法。怎么说灵芝也已经悟到了帝龙八式,而且还有神奇的如梦一般的忘情三式,瑞云虽然和自己一样基本用的还是问天道的招数,但怎么说也会一招“天地之初”。

    瑞云其实心里最想的还是早点找到灵山大鹏,快点让灵山大鹏带他们去魔界。但如今祖佛由此一说她也没有办法,再说他心里也明白以他现在掌握的仙技如果真的到了魔界,真的不知道能撑多久。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他也就不再多想,留在他脑海之中的菩提仙箓他一直还没有时间看呢。

    观佛台本就不大,三人在台上徘徊一圈之后,便各自找地方静修去了。

    瑞云利用自己的神识,很快就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找到了那本灵光闪闪的菩提仙箓。翻开看时,前言部分却主要在讲修炼仙技的重要所在。

    修仙之道,在于吸收天地之间的仙灵之气从而掌握大量的能量,能量越多,修为便也越高。但是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停的聚集能量,还要能利用精妙的方法技巧来使用这些能量,而这些方法技巧便是仙技。所以吸收天地之间的仙灵之气固然重要,但掌握一些仙技来将自身的能量为己所用也不可忽视。否则即使空有一身的能量却不知导引之道,也不能达到仙家修为的大成,即所谓逍遥四海,神游万仞,上天入地,寿与天同。

    所以仙家修炼注重形神兼备,说得通俗一点,所谓神便是增加修为,聚集能量,作为自己的基本,而说的形便是领悟仙技仙法,来最好的利用自身的能量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菩提仙箓的前言之中便用了不少的篇幅在阐述这个道理。瑞云一看马上就茅塞顿开,他如今的状况便是修为奇高,却没有掌握几种高深的仙技,空有一身的修为,却不知如何使用,过来过去还是那几招御雷神咒。但御雷神咒毕竟层次太低,根本没有办法驾驭瑞云仙君级的修为,所以不能发挥他十之一二的实力。

    在后面,前言之中也交代了这本菩提仙箓之中主要收录了菩提仙君的一身仙技绝学,有些乃天君搜寻天地之间的玄机奥秘而学,但大多却是仙君根据自身的体悟所创。

    瑞云粗略一翻,真是大喜过望,里面的仙技仙法应有尽有,总也有数十种之多,怪不得菩提仙君将这本菩提仙箓看的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

    最后一篇所写的就主要是仙君对于修仙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这个对于瑞云来讲,倒没有那么急迫了。

    粗略看过一遍之后,瑞云便开始从头仔细看起。

    这菩提仙箓的第一篇,名曰幻形篇。瑞云仔细一看,原来这种仙技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仙灵之体转换为能量之体。而转换为能量之体以后,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随心所欲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里面所举的包罗万象,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山石草木,高楼厅阁应有尽有,总共有七十二类之多。

    瑞云一看这个,当然是大喜过望,赶紧迫不及待的仔细去看,去领悟其中的精深奥秘去了。

    这时候,瑞萱也是已经开始领悟祖佛传授给她的化魔佛音了,化魔佛音就没有菩提仙箓那样复杂多变,包罗万象了。可瑞萱一开悟,便被那博大精深,变幻无穷的化魔佛音所震撼。要不是自己服用了灵山佛莲,拥有了万万年不坏的佛根和慧根,里面的很多部分保证让她心烦意乱,看不下去,就算看下去也领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