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章 追穷寇


    小西行长马踏大同江,回首望着月色下的平壤城,恨恨道:“今天虽然暂时退兵,但是我们还会再回来的!”身边众将齐声叫好:“不错,今日暂且退避一时,他日不但要重渡大同江,而且还要跨过鸭绿江呢,北上攻明,一统天下!”

    小西行长和众武士有意大声对话,以图鼓舞军队的士气。正说得高兴,忽听的身后一声炮响,众人愕然回头,只见江面上炸起了一团桔红色的火球,紧接着炮声连连,雨点般的炮弹落到了渡江的日军队伍里。

    日军顿时大乱,争先恐后的渡江。大同江宽约10里,这个时候江面上布满了人群,江面被明军重炮炸开无数口子,众兵奔逃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掉入江里,加上马踏人踩,裂口越来越脆,到后来大片的冰面崩塌,日军也是成群地掉进去,在寒冷刺骨的江水里落水者马上就顺流被冲入冰面下,连呼救都来不及。面对明军大炮的狂轰,远藤又次郎所率的1200铁炮军根本无法作有效的抵抗,顷刻溃散,士兵们扔了笨重的铁炮,纷乱地向对岸跑去。

    小西行长拍马疾逃,刚刚马踏南岸,忽听得黑暗中喊杀声四起:“不要走了倭酋小西行长!”刹时间箭矢漫天横飞。正惊惧间,内藤如安拍马来到小西行长面前,急道:“明军正在攻击大村纯忠殿的部队,我们被包围了!”小西行长派精锐的铁炮军断后,谁知明军并没有自后追来,而是用大炮轰击,同时派兵在前面堵截,这一点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这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大呼督战,试图杀开一条血路。

    来袭的正是明军骁将查大受和李宁,二人奉李如松的将令,早早率3000精兵赶到江南岸埋伏,放过后藤信康的前锋营,拦腰将大村纯忠的军队冲开!黑暗中金鼓乱响,双方铁骑互冲,弯弓对射,挥刀抡剑杀作一团。

    黑夜里也不知有多少明军,小西行长命大村纯忠断后,自己率4000部众绕过沙场夺路狂逃。

    大村纯忠奋力冲杀,好不容易支撑了大半个时辰,2000人战死近半,最后实在抵挡不住,只得率残部死战突围而去。查大受等人黑夜中也不敢过分追赶,只在江边往来搜杀,又歼灭了零星日军300多人,将首级割下报功,凡是受伤的、投降的也都不留,活活割了头去。

    小西行长狂奔20里,直到不闻身后厮杀声了,方慢慢止住阵脚,等待大村纯忠和远藤又次郎的到来。就在此时,听的山后一声号炮,紧接着平地里旌旗招展,斜刺里又冲出一队兵马来,呐喊着扑向日军,借着火把光亮,小西行长看得清楚对方打的是朝鲜军的旗号。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连朝鲜兵都敢来追?小西行长大怒,环顾左右道:“哪一位将军出马,将朝鲜人杀败?”

    “我来!”“我来!”随着话音,两骑日本武士跃马横刀冲了出去,身后百余骑兵紧随其后。

    来的这路追兵是朝鲜黄州判官郑晔的1000人,在李如松等明朝将领的眼里,朝鲜军战斗力低下,只是一支不受重视的友军而已,但是柳如龙看到日军新败,强烈要求给自己国家军队一个机会,李如松不好驳他的面子,便同意朝军派出人马参加截击行动。柳如龙和李溢大为兴奋,从全军中挑选出1000精锐骑兵,连夜过江于南岸设伏,此时见日军败退过来,发一声喊麾军冲出。

    突击朝军的日本战将是松浦镇信和有马晴信,二人马快刀利,闪电般切入朝军队伍里,舞刀乱砍,朝军也都是骑兵,虽然一开始被日军冲得有些散乱,但随即稳住了阵脚,展开猛烈反击,双方刀来剑往,胡乱放箭,胡乱纵马冲突,摸黑大战了半个多时辰,谁都不清楚自己和对方的损失有多少,乱战中没有阵法,也无法使用火器,两军展开了一场纯粹的冷兵器交锋。

    大规模的混战直持续到亥未子初时分,大村纯忠和远藤又次郎部队的加入,使得战局渐渐向有利日军一方转变,郑晔看到敌人越聚越多,只得鸣锣收兵,率军边战边退,小西行长生怕背后明军追来,命松浦镇信领兵断后,自己统率大队人马继续奔逃。

    松浦镇信杀红了眼,把一肚子的火气全撒在朝鲜军身上,领本部六七百骑兵紧追不舍,脱离了和日军大队接触。郑晔这才发现,经过方才一战,自己身边只剩下不到500名朝军,其余的想必不是战死,就是被冲散得不知到哪里去了。

    两军交战,勇气非常的重要,乱战中朝军虽少,但因为不知道敌军多出自己数倍,反而不怕,敢于冲锋向前,现在忽然看清形势,心中存了敌众我寡的念头,这一股子勇气顿时泄了,看日骑狂扑过来,大家面面相觑,都有心逃跑。这时只要有一人当先拍马逃走,朝军阵势非得崩溃不可,那时被强敌在后追杀,死伤定然极重!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忽然从路边树林中射出无数弩箭,日军骑兵纷纷落马,紧接着数百人冲上官道,当先一条大汉手使长柄镰刀,手起一刀将有马晴信劈下马来!日军惊得一时怔住,稍一迟缓,被这些步兵冲到近前一通乱砍,双方绞作一团。

    郑晔见了大喜,高呼道:“援军来了,大伙冲啊,杀倭子!”朝军士气大振,拍马反冲过来,松浦镇信大惊,暗骂自己愚蠢,这个时候逃命要紧,明知敌人设下重重埋伏,还恋战什么,不是自找死么?想到这儿哪敢再战,救了负伤的有马晴信,率残部落荒而去。朝军这一仗,虽然损失了500多人,可也斩杀了日军三四百人,战果不小。

    众军打扫战场,郑晔满面微笑走上前,向那大汉道:“多谢将军相助,在下黄州通判郑晔,现在李溢将军帐下听令,不知这位将军尊姓大名,是哪一路的军马?”

    那大汉闻言单膝跪下,朗声道:“草民李福男参见郑大人,俺是咸镜道的义兵首领,和倭酋加藤清正作战失利后转进至此,听说倭子被明朝大军围在平壤,正想着带大伙投军杀敌呢,不想却在此处赶上战斗,先杀了个痛快!”

    “好啊,果然忠勇,眼下杀倭复国,正需壮士这般人才,让咱们今后并肩作战吧,一定要把倭子全都赶下海去!”“正是!”二人欢颜相谈,合兵一处回归北岸。

    小西行长丢弃了大量粮草武器,一路败退,沿途被明军、朝军、朝鲜义兵连番截杀,最后总算在开城日将小河信章的接应下退回黄海道。

    日军在朝鲜荼毒过甚,为天道所不容,朝鲜人民因此恨到了极点,听说日军战败,也自发地组织起来袭击入侵者,日军掉队的散兵游勇,只要被朝鲜人看见了,全部赶尽杀绝。

    1593年1月,在中朝联军共同努力下,平壤城被一举收复,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黄海道、开城等地的日军闻风丧胆,不经战斗即向汉城方向撤退,加藤清正部也被迫放弃了辛苦攻占的咸镜道,退守汉城。朝鲜的半壁河山因为此役的胜利而迅速光复,日军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梦想,随之破碎!(注:这一仗,明史中记载,共得日军首级1646颗,那么是不是说,平壤之战,只杀死了这1000多日本兵呢?当然不是,明史中也说了,这是除烧杀溺毙之外的统计。

    另据钱一本编著的《万历邸钞》[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卷]记载,平壤一战明军斩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淹毙溺杀五千有余。

    《万历邸钞》是明朝官府间传递的新闻快报,是否权威我不好说,但毕竟这是当时一段历史记录,说不可信也要拿出理由来。

    平壤之战历时一天一夜,参战双方5万多人,仅牡丹峰一役,就全歼日军2000人,攻城时六座城门都是经过激烈战斗打下来的,还有城内的巷战,然后是大同江狙击战,江南追击战,可说战斗无数。

    以日本人的个性,背倚坚城只伤亡1000多人就放弃了平壤,恐怕也很难让人相信。至于那些被炮打死的、土堡中烧死的、落入江中淹死的、南岸之战被杀死的,大多是无法找到首级的。

    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消灭日军1万余人,俘虏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再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相关记述:在《日本战史朝鲜の战》第4章97~98页;第7章251~252页中指出,平壤战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转进到王京时只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

    三国资料对照分析,有力说明了日军在平壤之战中的损失惨重。我不知道日本人这里说的“减员”、“转进”是什么意思,既然人家打死也不说,事情又过了400多年,那咱们就不必再深究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