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3章 转播权之争

    魏长缨离开武汉,直接就去了浙江。

    1月14日,中国男足在浙江黄龙体育场,4-1击败了新加坡队,彻底锁定了小组第一。

    另外一场,伊拉克战胜了约旦队,小组第二还有一丝悬念。约旦队小组第二的希望捏在了中国队手里。

    约旦队的主教练阿德南不得不卑躬屈膝的恳请中国队,“希望他们能踢一场公平的比赛。”

    雷哈格尔哈哈一笑,真有意思,足球世界哪有弱者的发言空间。

    春节假期的临近,中国足协都是迎来送往的人,魏长缨也不能免俗。安排助理给各个部门的领导都送上了一份心意。以后还得靠这些领导鞭策进步。

    作为中超公司最大的股东,中国足协要从中超公司提取一部分的的利润,然后才是把剩余利润分给各个俱乐部。

    中超公司经过半年的调整,确实有了一些变化。但是想要经营成魏长缨的自留地,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中超总经理这个职位是聘用制的,三年一轮换。只不过因为魏长缨特殊的身份,在聘用期间,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是没有人能把他怎么样的。

    吴笛和于湖臣都收到了魏长缨《小中超联赛》的计划书,对于这个计划吴笛肯定是赞成的,不过他也能看出其中的实施难度有多大。

    而于湖臣在思考了半天之后,也表达了有保留的支持。能扩大盘子当然好,只要不影响年底分钱,不影响现在既得利益的这些中超公司股东,他自然没有问题。他更多思考的是,这是不是魏长缨给他挖的大坑,还是另有什么图谋。

    方案报到总局领导那里,自然是得到了刘局的支持。精神和名义上都支持你,你去搞吧。因为需要各个省份配合,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

    魏长缨年前也在跟进新一年的赞助进度。

    可以说,2012年的赞助谈判从万达冠名中超开始就开始谈了。之前提到的三级赞助方式,因为中超公司前所未有的透明态度,变得更有价值起来。

    没有了暗箱操作,大家就真刀真枪的拿商业实力说话即可。

    冷鸢拿出一摞的报表,递给魏长缨:“预估我们今年的赞助收益,去掉万达的7500万冠名费,应该在2亿人民币左右。不过转播权这块,还是需要您去谈一下。”

    冷鸢说的转播权,自然是中超视频转播的权益。

    从1994年甲A联赛开始,央视一直是中国联赛转播最大的合作伙伴。不过那个时候的转播权只有可怜的几十万,更多是广告置换的方式。也就是央视给足协一些广告资源,足协拿去变现卖钱。

    后来到了99到01年,三年的转播费用才涨到了1100万。

    之后便发生了央视与足协的矛盾,转播停播的事件。个中曲直此时已经无法分辨,大概还是因为费用没有谈拢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没有央视的转播时代。2004年,东方卫视1.5亿拿下了三年的转播权,结果亏损严重。而后,转播权的价格降到了五年7000万。

    这个价格不得不说终于回归了正常的市场价格,也是中国足球联赛真正价值的体现。

    如今上海文广集团5年的合约到期。到底谁来接手中超的转播权,将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关项目。

    这件事之所以重要,相当于市场对中超商业价值的一个风向标。如果卖的便宜,或者卖不出去,那明年的广告招商将会难度大增。

    卖不出去显然不太可能,但是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影响力还是有区别的。魏长缨自然是希望央视接手,但是央视愿不愿意接招是最大的问题。

    谈判,谈判,还是谈判。

    央视派出了一位广告部的总监来谈判。本来想出现的魏长缨发现了央视轻视的意味,如果他去显然就把姿态摆的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