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1章 逻辑的闭环

    马文哲的告别会当然不是为了吃吃喝喝,表演个节目,启动个基金会就完了。

    这场告别会肩负着武汉长江向中国以及亚洲的足球圈发声的使命。

    郑大世、金玟哉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和马文哲、俱乐部的故事。武汉长江的国际形象一下子就树立了起来。

    在国内,很多球员也知道了武汉长江是一家没有黑幕,没有买路钱,有着明确晋升机制的俱乐部。

    这就跟一群996的公司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胖东来”(河南许昌着名企业,提倡双休,提倡8小时工作制),让其他俱乐部有些猝不及防。

    道听途说都是虚的,但中国足球圈就这么小。

    权磊、陈志钊、刘洋、谢鹏飞的电话随后就被打爆了。

    权磊代表的是大连派系的球员,陈志钊代表广东球员,刘洋代表鲁能青训、谢鹏飞则是绿城青训。

    有心人发现,武汉长江的转会并非无的放矢。球员的能力是一方面,通过这些球员能影响到的球员也不可估量。

    武汉长江这是要干什么?

    武汉长江各个年龄段梯队是全的,但梯队到17岁就截止了。因为本身球队的年龄层就很年轻,17岁以下,除非像马文哲一样惊才绝艳,否则是踢不了中甲、中超的。

    所以,长江就不得不从各个青训做的好的球队挖墙脚。所谓千金买马骨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球员看中的是短期能不能挣到钱,而像赵光这样的球员则看的是能不能长期稳定的挣到钱。

    比拼钱,武汉长江没有兴趣跟那些地产大亨们竞争,但比拼稳定,比拼活的久一些,冯建章倒是有很大的把握。

    “如果地产的资金不注入,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比拼商业运营的效率,武汉长江舍我其谁。

    烧互联网的钱,烧新科技的钱,烧外国人的钱,总比烧房贷的钱正义一点。

    随着这一波声势,武汉长江推出了一个小短片,介绍俱乐部的训练基地,算是一个招生的宣传片。宣传片里详细的列出了一名小球员,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和需要的花费。

    12年,每月5000,需要72万。这比其他足球学校的费用都要低了不少。如果再加上“雏鹰孵化计划”的话,花费只会更低。

    很多孩子的家长在了解了武汉长江的情况之后,都有心把自己的孩子往武汉送了。

    教育资源最好,足球政策最好,晋升阶梯最好……当初魏长缨选择武汉作为俱乐部的所在地,选择开发社区联赛、大学联赛,包括小中超联赛的构想已经形成了逻辑的闭环,并形成着产业聚合效应。

    (各位书友,听懂掌声)

    “这里是我们的球笼训练室。这是水疗房,旁边是冰疗房。”

    体育总监温斯坦利炫耀的向一个19岁的年轻人介绍着球队的设施,旁边他的经纪人正是泰坦体育的歌迪亚。

    小伙子头发微卷,打理的非常干练。他身材矮小,只有1.73米,看上去略显瘦弱。

    来到俱乐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几个人分别坐好。

    “怎么样?对来到英格兰有没有信心?”温斯坦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