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9章 高产粮种

    大周朝这些年朝堂并不安稳,连年天灾不说,边境上的蛮族鞑子这些年同样总是三不五时骚扰边境。

    蛮族那边这些年也同样受天灾影响颗粒无收不说,连圈养的牛羊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这些年几大草原的土司结成了同盟,一到春秋季节就频繁越过边境到附近的城池烧杀抢掠,更有甚者把当地的老百姓抓起来杀了后当他们的粮草,手段极其残忍。

    大周朝堂的上位者看不到这些,不但克扣送往西北的粮草,还一年年增加西北的赋税,弄得西北的百姓苦不堪言。

    整个大周朝的王孙公子真心待百姓的也只有西北王及凌司墨了,可上位者根本不愿给他们这个机会,百姓在他眼里只是一个数字,一群蝼蚁而已。

    沈家村这边领到粮种的人家对沈家自是感恩戴德,没领种子的人家就在一旁冷眼冷眼,心里咒骂这些领了沈家粮种的人最好是颗粒无收。

    可这一切注定要让没领粮种的人家失望了,不说沈锦霖从空间拿出的粮种是经过肥沃的黑土地培育的,空间有了灵泉水后林乐瑶在寻问过小石头后,给这些种子全都喷洒了灵泉水。

    领了种子的人家谁都没有想到几个月后他们不但迎来了这些年第一次粮食丰收,而且正如沈家二郎说的那样粮食确实高产。

    同样一亩水田,用普通稻种大概只能收获粮食一百五斤左右,可用沈家提供的稻种,收上来的稻子平均亩产有三百斤左右,伺候得细心的一些的人家,可以收到三百六十斤,这是他们从来不敢想的事情。

    原想没领种子的人家看到那么多丰收的粮食时眼里的嫉妒都没办法遮掩。

    最主要的是新出现的另外几个粮种,亩产比稻谷高多了,那个叫玉米的一亩产量竟可高达六百斤左右,土豆和红薯不仅耐旱亩产竟可高达一千多斤左右。

    林乐瑶当时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眉头微皱,可她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她空间有种子是没错,可她不懂土地改良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她知道这些粮种在现代都是可以亩产达到几千斤的,可西北土地实在贫瘠。她也曾想过把空间的土移一些出来,可被小石头劝阻了,小石头说空间的土质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寻到,拿出去后弊大于利,林乐瑶只好作罢,她是希望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可不愿拿家人去冒险,沈锦霖再有办法,总会有疏漏的时候。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其间沈锦霖外出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离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林乐瑶改良后的制药车很好用,林家在家里建了个小作坊,作坊里请的人就是之前林乐瑶暗中照顾的那几户人家。

    他们的每天负责药材的清洗,切片和晾晒工作,每天给二十文工钱并包一顿饭,因为吃饭的人增多,秦氏又找了村里的两个小媳妇来帮忙做厨房里的事,这里的人就有村长家的大儿媳妇,

    之前村长放任村里的人上沈家闹事,秦氏本是不想招村长家人的,可后来林乐瑶说水至水则无鱼,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他们林家还要在村里生活下去。

    秦氏想了想女儿说的话不无道理,就去村长家说了要请人帮忙的事,村长媳妇一听每天有二十文钱拿也想来,可家里还有公婆要伺候,只得作罢,最后村长让老实木纳的大儿媳妇去林家帮工。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加上林乐瑶改良的制药工具,林家几父子做出的成品药效率比之前提高很多。

    沈锦霖把做出来的成品药送到军中,让人直接送到了西北王手里,西北王早已从军医口中知道这些药的药效,于是大手一挥药收下,银子却写了张欠条给沈锦霖,说等秋收税赋收上来后再支付给他。

    西北王知道长子从沈锦霖手里得到了不少的高产粮种,管农业的司农看过庄稼的长势后很是激动,已把地里的情况禀告了西北他,他同长子一样很期待粮食丰收。

    这几年天灾的关系,西北人口流失严重,他也急需这些粮食来稳固西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