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6章 大嫂沈秀娟

    沈母在和林家结亲后见林家迟迟没有为自己的大儿张罗婚事,想着林家定是有为难之出,上门和林母秦氏提了下林家大郎的婚事,秦氏是性格爽利之人,把自家的情况隐晦提了一下,沈母当即表示这事包在她身上,还拍着胸脯保证说对方家人都很好,不会给林家娶个搅家精进门。

    只是说道女方年纪要比大家大郎大上2岁,也说清了对方为何这么大年纪没成亲的原因,不知林家是否会介意。

    秦氏当即就表示大个几岁没关系,重要的是秉性好,话说到这份了沈母觉得两家能结亲的希望很大,当即就表示尽快让两家人先见个面再说后续的事情。

    当沈秀才知道堂弟媳王氏为自己的女儿说了一门亲时,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这之前不是没有人来提过自家姑娘,可人家一来就说姑娘年纪大了好人家是别指望了,但是做个继室添房的还是没问题。

    把沈秀才气得直接拎起扫帚赶人,几次折腾后也就没有人上门来为沈秀娟提亲了。

    当沈秀才知道王氏给闺女说的人家是林家后当即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沈秀才是相信堂弟两口子的为人与眼光的。不说别的自从堂弟被人陷害与科举无缘后家里家外都是这个堂弟妹一手操持着。

    说起沈父当年也是十里八乡远近有名的人,人不但长的高大英俊,十五岁考上了秀才,十八岁中了举人,就在一家人快要盼出头的时候,沈父在去参加科考的路上马车被人动了手脚,车夫弃车而逃,他从马车上摔下来被车轮砸断了一条腿。

    在大周朝身有残疾之人是不允许入仕的,沈家两老在看到自己的儿子被人送回来并断了一条腿当时就晕了过去。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就要苦尽甘来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事。

    当时的沈父和王氏才刚成亲没多久,临行前他还对新婚妻子说待他来年高中必回乡接妻子老父老母到京城享福,可谁也没想到短短的一个月不见,再见却是如此局面。

    王氏见自己的婆母与公爹承受不住打击相继病倒卧床,硬是咬着牙支撑起了沈家,可婆母与公爹最后还是相继离世了。

    这让断了腿的沈父意志更加消沉,好在年轻时的沈母王氏是个心性坚定的女人,怀着身孕不仅要操持家里家外还要照顾在床养伤的丈夫。

    这一切直到沈家大郎沈锦德出生沈父才慢慢从低迷中走了出来。

    沈父的腿断了之后再也没法干重活,这些年家里的一切全是沈母做主,他很感谢母亲前生前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好妻子。

    所以这些年沈母补贴钱物给娘家他从没反对过,他也感激王家教出了这么个吃苦耐劳且坚韧的女儿,只是最后妻子会主动与王家断亲在他预料之外。

    这些年堂弟一家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沈秀才全看在眼里,堂弟从断了腿后已做不了任何重活,田里都是这个堂弟妹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忙,后来家里小子大点就带着儿子一块忙活。

    沈秀才知道堂弟对王氏和孩子的愧疚,邀请堂弟来他的私塾帮忙被堂弟拒绝了。毕竟镇上私塾就那么大,读书的孩子也就那么几个,堂哥收到的束修还要养一家子老小,他再去分一杯羹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沈秀才见劝不动堂弟来当教书先生,最后还是在书局给沈父给找了份抄书的活,银子虽少却能让堂弟有活下去的希望,不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沈秀才和沈父虽是堂兄弟,可两人自小就关系极好的。沈家慢慢好起来后沈母也会三不五时让自己的大儿送东西去堂兄家,这一切沈父全看在眼里,也对王氏的识大体感到欣慰。到最后把掌家之事全都交给了王氏,只说自己当个闲人就行。

    沈秀才也为自家堂弟感到高兴,不管如何一个家只有和和睦睦才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