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5章 小皇帝杀不杀?

    面具跌落的瞬间,李凌薇就地一滚,怒火中烧,太阳的,本公主看你有才,不忍下杀手,你倒是毫不手软啊!

    再次抬弩、拉弓,一抬头,却见季清哲这个老六竟然趁这短短十几息,冲到了山坡前,与她隔崖相对。

    并且他手中的弓,还是搭了三支箭。

    恰在这时,朗月升空,借着月光,李凌薇很清楚地看到季清哲的脸。他的表情,从刚毅,变得惊讶,再到疑惑无措。

    最后是一眼万年般地缱绻,手中的箭不仅没有发射,还慢慢落下。

    李凌薇瞬间反应过来,他看清了自己的脸。她不知道季清哲知晓龙游女王是长公主,会给这场战事带来什么变故?

    那一刻,她有想过杀之灭口!可弩弓搭上,还是舍不得发射。

    季清哲,也是我大夏子民,他不该这样死去的!

    这一箭李凌薇射在了他的脚边,随即看他一眼,确定霍非和秦殊逃脱,捡起面具翻身下山。

    很快,余飞龙粗猥犷的声音传来:“王上,王上你在哪?”

    李凌薇一边回应,一边看向崖对岸,季清哲一行人已经没有踪影。

    她没时间思考季清哲的事,因为文太后和李玉出现在黄守中营地,这件事太大,会影响到战局,她得赶紧跟几个将领商议。

    同时发急信给赵刚、陶春花、莫天寅以及施诚,蜀中朝廷有大丰的人,虽然李恒死后,孙柔不知所踪。

    但宇文牧在蜀中布局多年,他的人不可能那么轻易被清洗干净。

    所以文太后和李玉到抚州的消息,宇文牧肯定知晓。万一大丰趁此机会,出兵严州,或者怂恿鞑子出兵蜀中。

    那莫天寅和陶春花就是一番苦战,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太后和李玉在蜀中跟个没用的人一样,影响不到天下局势。

    但他俩一出来,那影响就大了。毕竟李玉是夏朝正统继承人,他一死,夏朝的国祚就断了,天下各地,裂土自封,局势将更混乱。

    李凌薇很想骂一骂文氏,这不是给她找事嘛?

    文氏可以不管大夏百姓的死活,她只管自己能有尊位,高高在上。下层人死多少,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数字。

    可李凌薇心疼啊!我大夏子民,死一个她都心疼!万一莫天寅没守住静州,鞑子入蜀,那会比张献忠入蜀还要残忍千万倍!

    这也是一直以来李凌薇打仗畏手畏脚的原因,莫天寅、余飞龙这些将领也不理解,只有洛白完全明白她的想法。

    因为不论是敌是友,死的都是她的百姓,她的子民。所以她尽可能地将战事缩短,以免死去更多人。

    可文太后和李玉这一出蜀,蜀中兵力定然大大减少,莫天寅才守静州,不论是兵力还是机械都不完善。

    万一鞑子一直旁观此战,就等这一刻,大军全力破静州,随即入蜀屠杀怎么办?

    李凌薇恨不得立即调兵到静州,可她知道,如此一来,抚州是守不住了。

    但凡江南道的实力更强一点,火药和鱼油能做供应各方战场,她也不会操心成这样。

    现在陶春花一切物资是仅着她来供应,别的地方火药都是能不用就不用,只取震慑作用的。

    她只恨分身乏术,很快她想通一点,她可以杀了文氏和李玉,彻底一统大夏,然后举国之力跟鞑子干!

    只是杀文氏她毫不手软,但李玉,毕竟是父皇的骨血,李玉见到原主,总是乖乖甜甜地喊长姐。

    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杀了他吗?

    这时许义、余飞龙、霍非等主将赶至,许义先道:“下官查到几家与黄守中有联络的士族,男丁全部收监入狱。

    已封琐四方城门,除了龙游军,无一人能进出。王上放心,就算那人想蛊惑城中士族,也没机会。”

    李凌薇心一顿,许义还是手软,没杀士族。不过此时此刻,也确实不易在城中造就太大的杀戮,万一黄守中的人趁机宣传,反而引起百姓恐慌。

    她赞许地对许义点点头:“幸而发现及时,才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人得看好了,绝不可让他们牵连无辜百姓!”

    许义重重点头:“王上放心,但凡有此心者,都会在牢中暴毙!下官只是怕公然行刑,引发百姓混乱,所以才将人监禁。”

    余飞龙还不清楚真相,急问:“士族又想干什么?霍将军,你可看清楚了,那蜀中来将是谁?”

    秦殊站在霍非后面,充当亲卫。一闻此言,她面色也凝重起来。

    听霍非道:“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半大孩子。不知道是什么人,但在岭南军中地位崇高。”

    许义沉声道:“是蜀夏文太后和小皇帝。”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余飞龙眼睛瞪的圆大:“真,真的吗?他俩来干什么?”

    李凌薇道:“确实是文太后和小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众将军觉得,此战我们该怎么打?”

    余飞龙急的直拍大腿:“王上啊,这可不好弄啊!这两人咱要当众杀了,那龙游军会被天下人围攻的!

    这灭夏的罪人,可不能让龙游军担了啊!”

    说完他又喃喃道:“可不杀也不行啊!这两人不死,闽军、滇军、蜀军为护驾,都会往抚州来。咱们拿什么守城?”

    顿时众人面色都凝重起来,杀秦林莆,杀黄守中,都不没问题。但杀皇帝,女王会被天下读书人骂上几百年的!

    这时秦殊突然小声问:“文太后,就是文相的女儿文蔷?”

    众将皆未答,太后的闺名,他们哪里知道?至于霍非,更是连人都不认识。

    只有李凌薇诧异地看她一眼道:“没错,文氏闺名单字蔷。”

    秦殊顿时脸色大变,嘴唇嚅嚅,半晌后道:“王上,属下有事想单独与您汇报。”

    几位将军都看她一眼,李凌薇便道:“你们先商议着守城之法,本王去更衣。”

    领着秦殊来到自己的营帐,半夏习惯地紧紧守着门口,心里想着,这姑娘怕是进去和沈秋阳一起喂马了!

    “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

    说话间李凌薇还倒了一瓶灵露递给她,秦殊接过,一饮而尽后提出请求:“这事我也说不清楚,但我娘清楚。

    还请王上允许,我回严州把我娘接来,让她当面说给你听。”

    李凌薇盘算了一下来回路程,太慢。但她本能地觉得,秦夫人知晓的事很重要,肯定是关于文氏的。

    便道:“本王传急信,让陶将军派人送你娘过来,你准备着去接。”

    秦殊离开后,李凌薇轻叹一声坐下喝灵露,现在全靠灵露撑着,否则她早就累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