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书网文之流俗

    今日检阅网文之热门榜,随意抽阅之,观其前三章,或以历史,或都市仙侠等类,甚是难看。其书文语甚为俗白,甚有情色之流以媚俗事人者,又察或书评,读人之多,而莫以为然,可识读人文化之浅薄,而不知文也。据读者之资料,在少年者,举其大半,二十岁以上,稍有可读者渐少,而三四十岁之龄又多也。

    通俗之故事,非关乎逻辑、文笔、正意之心之所为也。专事人欲之所求,若生活之鄙贱,而思我所飞天遁地,财富美人无不有之。若渴慕美人之无得,而思天下之丽人,尽入我怀,或可以此,而读之欲想,必坏其精神,而渐与世生活而烦躁无静心。盖莫可以读书,稍有长句而不可解,读之数篇困意犹来,既心之飘渺,久入其中,焉有不害!而文字又有薰染之效,当为警戒矣。读孟子,浩然正气渐入胸中。读诗,宛约之情志,可养心逸志。读文,知文家之风格,品文质之雄美,既可晓其道理,亦渐审美而升,知文趣,读人当此所为也。然适众之文章,必不可多读,读之必流害无穷矣。若长读其文,其文识不渐可增,心智亦然大坏,而网文每每事读人而为之作,此亦作家之无奈而悲矣。但凡为文者,其心何不见光明磊落,何不以文之贵贱,令读者知理趣,养审美,但今网文之流俗,又全为读人而作,读人又无见识,每每求之心悦,而现实如魂入地府,悲喜而一,读之越久,以求之高雅,又不炼读书之力,渐久,拔网文而去,而读名家之作,又不能为矣。识文之力,不高不下,读之过浅亦为之贱,读之过深又不耐神而读之,试问此种读书,有何见识?

    事于读者之一端,而见作人之来源,但凡以文人而衣食者,其文莫不一一笔之,一一改之,或几万字,几十万字,一百余万字,校改数年,十年,几十年之时,乃敢见编辑,而编辑审其文字,思为文之正意,乃敢出版使读者所见也。而网文之不然,只识字者,均可为文。或少或壮或老,有手机电脑,渐可为文,编辑之以略过,而使读人悦而生钱,平台或作人均得利而为之,若此终生无可以晋文学之路,亦作人之志渐死也。虽然如此,但可以易金钱,纵贱书生之才,焉何有不可也。文字有价,纵千百年後还有人读,或知作人之生平,此皆文价也。奈何文家之业随时势之渐衰,今世欲作文家者可谓是穷困之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