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章 贴酱的故事

    郝仁的小日子越过越快乐,自从把扇子放家后每天早上依然是到镇上听评书,然后到学堂,再回家吃饭。

    这些天他对评书感了大兴趣,双龙镇这家讲评书的姓李、人们都叫他评书李,也是少年念过书,没考取什么功名的有文化人。

    所谓评书,就是拿着本小说为大家讲内容情节的人,那时认字的人少,并且小说也都是文言文,一般人看不懂、所以就有专门讲评小说赚钱的人,就像经文只会念不行,得有人讲经你才能懂得经文的意思一样。

    这评书李讲书的水平很高,总能将小说里的人物内容讲的活灵活现,所以镇上的闲人都爱听,

    这听评书的收费标准没什么样,评书李在街面上有三大间房,房里摆了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旁放上三条长椅、评书李坐在北面的一张长桌子后面,他面向观众,桌子上一把戒尺,一本小说,一把茶壶、一个茶杯、说书时坐好身子,拿戒尺一拍桌子开讲,大约讲一个时辰后一拍桌子道:“欲听下文明天再讲。”就算完了,第二天接着再讲。

    听评书的人坐在凳上听书时总会要些茶水,或再加个小点心什么的,有炒爪子,水煮花生等小吃,这些茶水和小吃都收钱,一壶茶二文、点心、瓜子、花生都是三文,正常人都会要一壶茶,一样小吃、花上五文钱,听一个时辰的评书,

    每天下来评书李也能收个一二百文钱,郝仁算是最有钱的,每天都会花十文或二十文。

    他总是点心、瓜子、花生都要吃,听评书的人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花钱多的坐在前排、花钱少的坐后排,也有不愿花钱又想听的就站在后边,如果人少后边的桌子空着也可以坐下听。

    都是一个镇上的,乡里乡亲的评书李也不说啥、毕竟人家来了也算是捧了个人场,卖茶水点心的是评书李的老婆,是小生意也请不起下人。

    这几日评书李讲的是《岳飞传》,郝仁喜欢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所以每天一早就到评书李的店里坐在最前排等着开讲,

    一连听了十多天郝仁是越听越爱听,他感觉要比《三国演义》中的阴谋诡计故事还好的多,毕竟岳爷爷的《满江红》在那里放着呢、那种气概无人能敌。

    《岳飞传》讲了几天后一个不听评书的人也开始到店里听了,这个人生的如铁塔一般的身材,满身横肉,皮肤黝黑,有四十多岁。

    他就是雷火生的父亲雷铁匠。这雷铁匠说是自己的祖上参加过宋朝太行山区的八字军,跟着岳飞爷爷打过金兵,后来岳爷爷被杀,他的祖上心灰意冷回到双龙镇安家,传到自己以十几代了。

    雷铁匠听别人说评书李在讲《岳飞传》所以早上啥也不干专门来听评书。

    雷铁匠虽然爱听《岳飞传》但他不愿花钱,也不是他小气,而是平时评书李家的农具需要修打时雷铁匠觉着活小也没收过钱,

    雷铁匠的规矩是大活收费、小活乡里乡亲的帮忙修修就是了、生一回炉子自己多打几锤没什么的,

    他觉得评书李也和他一样,反正讲一次评书多个人听又不妨碍啥。

    本来也没多大错,雷铁匠不计较修农具,评书李不计较多个人听评书,都很和谐,可错就错在雷铁匠听的入了迷,每天一大早就抢了前排的位置,

    他坐下后不要茶水,只管听书。

    第一天评书李没说啥、第二天还没说啥,第三天第四天雷铁匠还是每天挺着个脸只是听书、评书李的老婆问要茶喝吗!他说不要,又问他要点心瓜子吗?他摆摆手说啥也不要,

    晚上评书李的老婆和评李说、如果明天雷铁匠再不要茶水她就要赶他走,不能让他不花钱占着前位,评书李道:

    “他就是个粗人,不用理他,”

    评书李的老婆不依,定要赶他走。

    评书李道:“你别赶他,明天我自有妙计能让他走,不但能让他走还让大伙看着高兴,显得咱文化人手段高明。”

    评书李的老婆便不再说啥,只等明天看怎样赶铁匠走。

    第二天一早,雷铁匠又坐在了前排,评书李等人都到齐了、开始讲书,他手拿戒尺挥了一下没往桌子上放,而是道:

    “今天在讲书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爱听吗?”

    大家一听都拍手叫好,让评书李讲,以前评书李也在讲书前讲过小段子,一般都是些笑活,逗大家一笑,增加个活跃气氛。所以大家都叫好。

    评书李这时侯把戒尺往桌上一放道:

    “今天老李就给大家讲个半夜里跳羊圈玩羊的故事”。

    大家马上拍手叫好、郝仁和雷铁匠也跟着叫好,

    评书李便道:“在二百年前的北宋年间山西省有一个小镇,这小镇不大,也有个几千人,这镇上有个大财主姓王。他在镇上开了两个粮油杂货店,一个在镇东一个在镇真西,店里生活用品,梨钎锄钯等一切用品应有尽有,这镇上只有这两家杂物店,所以生意很好做、价格他一个人说了算、虽然是这样,但他追求的利润也不高,每件货物的利益都在一成和两成之间。

    这两个店一干就是几十年、镇上也没人能开第三家店抢生意。到这王财主年老时准备把这两个店的生意交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王大,一个叫王二、

    王财主把镇东的店交给了王大、镇西的店交给了王二、也算是给弟兄两个分了家,

    在分家时王财主把弟兄两人叫到祖宗的牌位前给弟兄两个定了规矩,说是要弟兄两人永远和眸相处,不得因利不合让别人看笑活、两家店面的进价和出价永远不能有差别,以防外人钻空,进货两弟兄要一起进,价格压到最底、两人不能相互竞争。卖货的价格也要一至,都要写好价格挂在柜台上,以免有差别,

    这样子镇上的居民就会就近镇东的在王大的店买,镇西的就会就近在王二的店买、兄弟两个的生意就能保持平衡,不存在竞争让利的情况。

    弟兄两人跪在祖宗的牌位前都说尊守王财主定的规矩、并发誓按老爹说得做、价格通一、不私改价格、有事弟兄两个商量着办,任何人不得私自定价产生不良竞争的后果。

    王财主见弟兄两个能同心协力维护王家的生意也就安心了,把店交给了兄弟两人。

    半年后王财主西游去了,这两兄弟便成了两个店的真正主人。

    刚开始兄弟两个确实都守规矩,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兄弟两个王二的心眼活、想多赚些钱、但涨价肯定不行、把价格降低些卖也不中、王大会不同意,到时王大发现后会找事、必定弟兄两个在祖宗的牌位前发过暂的,但任何事都有变通的办法。

    王二想到了一条妙计、他在柜台的价格表前挂了个小牌子,上写到凡买物者贴酱二两,镇上的人买物品者可贴酱二两、

    这消息一传出镇东的人买东西也去了王二的店,王二的店生意一下火爆起来,

    时间一长王大感觉来店里买东西的人明显少了,于是他就问领居们是啥原因、领居们告诉他了真实情况,

    这王大一听上火了,这不是不按父亲定的规矩来吗?他去王二的店找王二理论。

    他到王二的店时,王二刚好在店里、王二见王大气势汹汹而来,知道来者不善,于是赶忙把挂的牌子反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