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64章 我是佛祖转世?不,我是一个rapper

    许正阳刚念了几句就发现不对劲了。

    自己的腔调很独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感。

    他心中十分震撼,“我生平第一次念诵佛经就震惊了少林寺七大首座?太神奇了吧!”

    其实佛音哪里有那么神奇?

    对儒圣来说这些都是小儿科,儒圣教导弟子的时候也会用类似的技巧,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弟子们顿悟。

    殊途同归。

    “师弟,你多多念诵佛经,感受佛法的伟大。”文松大师有些酸,“对你的武道修为提升也有好处的。”

    许正阳松了一口气,他还怕兼修佛门会让儒圣爸爸不高兴呢。

    “师弟,不如我们讨论一下《金刚经》?”文山大师的斗志被挑起来,倒不是为了胜负。

    就是想让许正阳的佛法造诣再提升一些,以后出去说是少林弟子,自己脸上也有光彩。

    许正阳刚想说自己不懂,我连《金刚经》的来历都不知道,更加不知道释迦摩尼为什么要写金刚经,我谈什么领悟?

    可突然发现《金刚经》经文已经牢牢刻在了脑海里,仿佛释迦摩尼对着须菩提在一旁念诵,感悟泉涌而出。

    “好。”

    这一夜,许正阳和七位高僧彻夜未眠,全程讨论《金刚经》。

    历史上有很多高僧注解过《金刚经》,每个人都把自己代入了释迦摩尼的视角来注解《金刚经》。

    而后世的僧人又喜欢拿这些高僧的注解来解释《金刚经》,到现在,释迦摩尼写《金刚经》的本意,总结一下大概就是:我发誓,我当时没有想这么多。

    就像鲁先生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大概和所有的顽皮少年一样,突然有了一个中二的想法,然后就刻了。

    到了后世就有了无数的解读。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一句废话,可能就是鲁先生的写法,却被解读为:在这里故意绕了下圈子,开篇就以婉转的笔调,营造特殊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他所独有的沉郁顿挫、徐纤婉曲的语气系统。

    这……不是扯犊子吗?

    在一千个佛门高僧眼中,对《金刚经》有一千种解释。

    就连少林寺七位首座对《金刚经》的理解都有偏差,谁都没有办法说服谁。

    可,许正阳现在不管别人提出什么样的见解,他都能独辟蹊径,说出最合理,还让人无法反驳的意见。

    面对质疑,还能够引经据典来说出当时释迦摩尼为什么这么说。

    一切用事实说话。

    这一夜,许正阳的嘴皮子着实厉害,舌绽莲花,佛音绕耳,让少林寺七大首座纷纷折服。

    我不如他!

    文山大师感叹道:“师弟,当初是谁让参军的?简直是暴殄天物啊!你当时要是入佛门,绝对是夏国高僧。”

    许正阳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师兄,别闹,佛在我心中,而不拘泥于形式。我不会出家的。”

    文山大师哈哈一笑,“没有人逼你出家,今晚听师弟讲经收获良多,还请师弟务必在少林寺多住几日,等师弟对《金刚经》领悟通透以后,可以研究一下《心经》。”

    送走七位首座,许正阳非但不觉得疲倦,反而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