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0791 技术突破

    剑桥大学校方提出的合作计划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苏伟赞成他的看法。

    他们从苏伟的答复中也看到了可能性。

    剑桥大学和英国国内的名企,以及国际上的知名企业都有相互合作。

    它的名气高自然会吸引来很多的企业,实际上相当于一种人才的投资。

    剑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和中国的企业有过深入交流,今天苏伟的讲课无疑是给校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宏伟集团和中国的民营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所以在苏伟讲完第一节课的休息时间里,参议院的成员就在讨论这件事情。

    最后决定和苏伟单独聊聊。

    正好在课堂上,有学生表明了想去宏伟集团入职的想法。

    校方借机给学校学生牵线搭桥。

    杜校长微笑着说:“苏董,能够在英国遇到你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无论这句话是真是假,给足了苏伟面子。

    “感谢苏董给了学校学子深造的机会!”参议院的领导说。

    苏伟礼貌的客气了一番。

    准备离去,突然想起了一首诗,《再别看桥》。

    “能带我去康桥看看吗?”苏伟问。

    杜校长说:“当然,苏董,我亲自带你去。”,突然想到了同一首诗,“我想起了以前一位中国的诗人在那里留下了一篇美丽的诗歌!”

    苏伟点头,“我也正受此启发!”

    徐志摩当初在游玩康桥时,写下来一首经典诗歌《再别康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徐志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苏伟在读书的时候,这首诗倒背如流。

    最让人记忆尤新的是那一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杜校长带着他到了康桥,苏伟看到眼前的景色,试着去体会徐志摩当时的心里活动。

    不过他的切身感受好像有些许不同。

    触景生情,苏伟脱口而出留一下了一篇诗歌。

    其中有两句很抓人心。

    杜校长吃惊的看着苏伟。

    他没有想到苏伟还有如此情操,而且诗歌造诣很高。

    “苏董,你刚刚吟诵的那一首诗歌是你自己创作的吗?”他有点怀疑的问。

    苏伟谦虚道:“触景生情,随便唱了两句!”

    “你能给它作个名吗?我想在剑桥大学的报纸上刊登发表!”杜校长请求道,“如果你需要版权费,我们愿意给予合理的报酬!”

    显然,他很喜欢苏伟吟诵的这首诗歌。

    苏伟笑道:“就叫《初见康桥》吧!版权费什么的,就不用了,我也只是随口说了几句!”

    杜校长此时的脑子里对中国企业家的印象有点模糊了,如果所有知名企业家都像苏伟这样,那么中国的诗歌文化该有多繁荣?

    而且他现在听到的是当代诗歌。

    “好的,感谢你,苏董!”杜校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