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最新章节 第127章 筹备公益讲座

    收费章节(12点)

    第127章筹备公益讲座

    王企森打来电话,说考虑好了,决定投资二十万。夏云便笑,他反应也太迟钝了,这一考虑,便考虑了快一个月,杨汉的软件都快开发出来了。

    听说已没他什么事,王企森不免有些失落。

    接电话的时候,夏云正和京城最大报纸之一京城日报的记者在办公室里坐着闲谈呢。

    德鑫要保持高速发展,要保证接连不断新开的分校能生源不断,势必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像包装明星一样,把德鑫包装推广出去。

    九十年代初期,互联网还没有在老百姓当中广泛使用,能吸引市民眼球,造出声势的,只有报纸和电视。做为一个民营企业,怎么和媒体搭上关系,夏云颇费一番心思。

    此次邀请来参观德鑫的京城日报的记者,是刚毕业不久还在实习期的小记者陶天。要说和这人认识,还是夏云的同学介绍的,说是他一个堂哥。

    像德鑫这种民营企业,一没有优势,二没有背景,三没有资源,凭什么让人找上门来求着为你报道?这是不现实的。要和人认识,要人免费自愿报道推广,总得有个理由。为此,夏云策划了一场免费公益英语讲座。

    这个讲座,就设在X中学的操场。操场的地方大,可以容纳两三千人没有问题。不过,现在已是初冬,天气寒冷,露天坐着听课学生们是不是吃得消呢?就为这,洪敏搬了张椅子在操场上坐两个半小时亲身体验。

    洪敏在操场上坐着的时候,X中学很多学生陆陆续续跑过去围观,他们实在好奇,大下午的,这人操场上看书来了,是干什么的?

    洪敏倒也沉得住气,不管围观党们如何议论,他都稳坐钓鱼台,巍然不动。体现时间到了,收起书本,打道回总部。

    夏云问:“感觉怎么样?会不会太冷?”

    洪敏说:“风很大,空气很凉,但是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我们的课程精彩,能够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应该没有问题。”

    场地定下来,由谁授课也得讲究一下。这场课,是要上报纸上电视的,老师的水平那得是顶尖,得能代表得了德鑫,甚至是德鑫的招牌老现。这样的人,在德鑫,大概有十个人。在这十个人里,选一个人出来。水平差不多的话,个人的授课风格就很重要了。什么人合适,或者说,什么授课风格的老师合适呢?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授课老师克服的,那就是听课的人太多了,老师会不会怯场?以前一个班最多限制在六十人里头,现在一下子来两三千人,两三千双眼睛啊,谁心里不打鼓?为此,夏云特地召集这些老师开了个会。

    此次要出镜上媒体,夏云已经排除在外了,她还是华轩的学生,再大张旗鼓代表德鑫讲课影响实在不好。

    在会上,夏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大型活动,成败至关重要。德鑫需要一个好的开始,我也希望看到一个好的开始。面对着两三千人授课,谁有这个胆量,举一下手。”

    现场沉默了一会,老师们互相斜倪着别人的举动呢。说实话,谁也没有在两三千人面前讲课的经验,可经验这东西,不是得积累嘛,凡事都有第一次,没有尝试,哪来的成功?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抓住了,虽说没有达到****成名的程度,但是比别人抢先一步是肯定的。不能在京城成为明星,起码在德鑫成为明星老师,好处是显而显见的,名利双收啊。

    可是压力也是明摆着的,这个活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本身的压力就会让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喘不过气来。

    夏云眼光扫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心里这个气啊,说:“怎么的,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了?”

    李东华瞄了座位左右两边的同事一眼,低声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个,也太,那个了。”

    他说出了其他同事的心声,便有四五人跟着点头。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夏云有着超前二十的优势,出的营销法宝都是二十年前的人闻所未闻的。像搞这样一个活动,在九三年年底,不要说有哪家企业搞过,人们听都没有听说过啊。鸭梨山大很正常。

    夏云说:“当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啊。我们费时间费精力搞这个活动,难道就为了练习失败?”在她来说,预计会失败还搞什么,当然是只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