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最新章节 第135章 举报信

    收费章节(12点)

    第135章举报信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大半年过去。德鑫已经新开了十二家分校。而那出引发出国热潮的电视剧正在各电视台热播。随着剧情的发展,代入感强烈的青年们纷纷涌入英语培训机构报名读托福班,梦想着能出国。

    在这样的形势下,德鑫各家分校的学员都人满为患。

    又一次抓住机会,让夏云很是欣慰。她已是大四学生,明年毕业,准备放弃分配,专心经营德鑫。

    总共十六家分校,管理起来确实有点费劲,而分校还会接着再开,寻找一套适合德鑫的管理系统便变得十分迫切。

    九四年管理培训还没有兴起,后世那些所谓的管理大师还没有出现呢。这套系统还是得夏云自己想办法设计完善。

    为此,夏云常跑图书馆,希望能从书本中有所启发。

    这天刚从图书馆回德鑫,一进门,小郑就跟过来说:“朝阳分校的人找你,在小会议室呢。”

    “蒋如?”夏云奇怪了,分校校长们有事过来找她,一般都会上她办公室等她回来,怎么在会议室呢?

    蒋如去年底因为沉不住气,即将到手的地坛分校校长位子飞了,气得差点辞职。挨了夏云一通训后,奋斗了半年,两个多月前才升任朝职分校的校长。梦寐以求的职位到手,得意洋洋上任去了。

    分校校长们有事没事跑总部来和夏云聊一聊是常事,特别是新上升的分校校长,对管理经验不丰富,一遇到问题,马上跑过来请教。夏云在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没少说他们,要是每个人都这样,她不得累死?

    每个人都得让她说几次,才能把依赖性改掉,又通过夏云的引导,解决问题时有了参照,跑过来的次数才慢慢少了。蒋如才上任两个多月,还处于没“断奶”阶段,三天两头找她一点不奇怪。

    可是小郑的回答出乎夏云的意料:“不是蒋校长,是小陈老师。我问他什么事,他神神秘秘的就是不肯说。”

    “小陈老师?”夏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那是一年前来德鑫的托福班任课老师,课教得很有特色,人嘛,比较较真。

    回办公室放下手头的书和资料,到小会议室,果然小陈安静地坐在桌子旁边,双手叠放在桌面上。

    一见夏云走进来,马上站了起来,叫了一声:“夏校长。”

    夏云见他脸色沉重,在他身旁坐下,温和地问:“你找我?”

    “是。”小陈垂下头,咬了咬嘴唇,才说:“我们朝阳分校所有老师托我带来一样东西。”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双手递给夏云。

    夏云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给夏校长的一封信”,内容是对蒋如的某些作为不满,下面密密麻麻按满了手印,不过没有签名。

    夏云问:“这些手印是你自己印上去的,还是老师们印的?”

    小陈有些格促不安,低下头说:“老师们印的,怕被追究责任,所以只按手印,不敢签名。”说着眼角余光扫了一下夏云的脸。

    夏云说:“你把情况说一下吧。”

    箭在弦上,已经发出,没有回头余地了。小陈再紧张,心里再打鼓,还是定了定神,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夏云。

    蒋如憋了半年,才坐上这个位子,一到朝阳分校,便新官上升三把火,十分严厉。德鑫的工作围氛一向轻松,夏云和洪敏都主张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老师和工作人员早适应这种氛围。一调到分校,对蒋如的严厉措施十分不满。

    蒋如为了显示权威,要求老师们全部坐堂;迟到一分钟便扣工资;每天下班后开会讨论一天的工作心得;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她要求员工们每天有事没事都得加班。

    德鑫的传统,老师们上课前准时出现在教室就可以。虽然有很多老师没有课也自发到办公室,甚至尽量抽时间旁听别的老师上课。但那是自愿,跟上司严格要求不同。这里面,涉及到自由和主观意愿。天天到办公室的人也不少,可是一听如此硬性规定,很多人很是不爽,发牢骚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至于迟到扣工资却是闻所未闻,德鑫的老师只会提前到教室,鲜有迟到的。而员工们偶尔也有迟到的现象,却实在是遇到突发事故,属不可控因素。一听说要扣工资,急性子的人都快炸了。

    每天早上开早会,如果再开晚会,真的很让人受不了,不用多说,上班有此种遭遇的理解成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