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最新章节 第223章 名动天下

    收费章节(12点)

    第223章名动天下

    ===诚求订阅、推荐票===

    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夏云经过选择和筛选,每个月给京城里一百户贫困人家发资助款。重生前,刚好红十字会出了信任危机,所以此次虽是通过红十字会,夏云还是很谨慎,坚持要和这些贫困人家直接触,原因无他,就是为了确保这些人家每个月能收到她发放的救济款。

    具体的操作者还是贾翠翠,她精心打理着这件事,知道夏云重视,竟比其他事务更用心。

    这么一来,夏云便成了自动自发捐款的人物,虽不能说是第一人,但细水长流式的捐款,毕竟跟媒体号召不同。不知谁把夏云出自真心的善举透露给了媒体,媒体自然又是闻风而动,对夏云进行长时间的采访。

    早在德鑫举办公开课时,各大报社众多记者就已经对德鑫以及夏云进行过报道,现在听说企业家做好事捐善款,更有题材。

    对此,夏云坦然配合媒体采访,理由当然不能说为了子孙积福之类迷信的话,面对摄像机和采访笔,侃侃而谈的当然是企业家为民生计的情怀了。

    各电视台也到场拍摄,一时之间,夏大老板又成了风云人物。

    眼见得德鑫常有记者来往,杨汉笑对夏云说:“幸好你现在不用上菜市场买菜,要不然肯定会被围观。”

    夏云知道他是想起两人没结婚时被记者跟踪的事,也打趣他说:“你现在也不用一见记者就躲了。”

    软件不比别的行业,发展迅速,致富也快。云汉现在的产值,竟不比德鑫少。而夏云拥有云汉的股份除了云汉的高管以及初创期间的员工外,外人鲜有了解的。表面上看起来,杨汉的身家并不比夏云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都羡慕夏云嫁了个有钱老公,而自己又事业有成。

    这么一来,杨汉当然不用像当初一样见了记者就跑,现在的他跟夏云站在一起,已经不用担心被人说他吃软饭了。男人,有事业,腰杆才硬。

    记者们对夏云的挖掘报道,涉及到德鑫、广厦,以及最近广厦在京城疯狂拿地。几个月下来,幸福安居小区已经盖了三幢,第四幢也将即封顶,大部份楼层已经销售一空,只剩下临近马路,最高层的几个单位没有卖出去。在四环这样的郊区,销售量达到九成多,孙晓鹏早乐坏了,所以也便接受夏云的意见,多拿地,少建设。按说,多拿地跟幸福安居小区的销售本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是孙晓鹏硬是从里面看出夏云在房地产业的眼光来了。反正他不方便出面,干脆放心托付给夏云。而此时记者挖掘出来的消息就是,夏云不仅有一个德鑫,还有一个到处拿地的房地产公司广厦。所以,按他们的预计,就这两项,京城里的富婆们就无人能及了。

    京城日报的记者首先打出“夏云——京城第一富婆”的称呼。对此,夏云当然不会去正面回应。你们要猜,那就猜去吧。

    既然是第一富婆,主题自然多了很多。便有些无聊的人开始猜测夏云到底有多少财产,德鑫的产值是多少,广厦又拿了多少块地,价值多少。一时之间,报纸财经版头条总是夏云。

    夏云照样过她的生活。这天和闺蜜张兰一起逛街,在一家奢品品店里面选购香水时,两个贵妇模样的人不停地打量着她,窃窃私语着。夏云不经意间,听到其中一人好象在说:“是有点像。”

    另一个用力盯了夏云一眼,说:“本人比报纸更漂亮。”

    不用说,这两人是在讨论眼前这人是不是夏云了。

    夏云佯装不知,侧过头认真挑选起香水来。

    张兰也听到了,瞄了夏云一眼,见她无动于衷,也不予理会。偏偏这两个打扮华丽的贵妇议论了一会,不肯就此离去。其中一人凑近前来,陪着笑低声说:“这位不是夏总么?”

    这就算是打招呼了。夏云无奈地转过身,微笑着问:“你是……”她确实不认识这两个女人。

    贵妇笑着说:“我是你的粉丝啊。听说你白手起家,创下亿万家业,我很崇拜你的。”

    坊间一向对财富充满着无比的好奇,在记者的推波助澜下,民众们更是乐于对某人的财产津津乐道做着猜测。夏云都不知道自己的财产有多少呢,报纸上已经报出一个准切地数字:三亿。并发表评论说,一个二十八岁的女孩就已经坐拥三个亿的个人财产,确实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而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在夏云这个幸运儿身上。

    为了吸引眼球增加订阅,很多报纸都不惜笔墨把夏云渲染成了“神”:创业之神。民众不明真相,自然为舆论是从了。

    眼前的女子就是如此。看她的衣着,本身也应该是豪门阶层才对,却一见夏云就两眼红心,趋上前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