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章 兵屯鲁阳

    裴元绍部的人基本都是文盲,智力高低不同,只有“双黄”和杨岐例外。而杨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觉得上头之所以让这帮老兵还紧急操练一个月,一定是有原因的。

    果然,新训结束后,纪灵纪大将军再度来到军营,并且带来一项指令:移驻鲁阳。

    鲁阳县,即今河南鲁山,当时的南阳郡最北边的一个县,北望弘农、东临颍川,算得上是袁术领地的边境,紧挨着董卓的地盘。

    等弄清楚鲁阳在什么地方后,杨岐算是彻底明白了:尽管经受了严格的训练,但整个裴元绍部兵马,在袁术的眼中,依然是炮灰。因为通常情况下,只有不值钱的炮灰才会被密集地安排在与敌人接触的地带,起到消耗敌人战斗资源并且预警的作用,等炮灰消耗差不多了,精锐才会上。而之所以去鲁阳县前要集训一个月,纯粹是为了让这帮炮灰习惯于听从旗帜号令,目的自然是提高纪律性,免得这帮吊人站着用脸接箭的时候会迅速崩溃并逃跑。而训练实战能力,则是为了:能换死一个是一个。

    “走吧。”伍长杨岐回头看了眼属于自己调度的五名低级炮灰(材官),有气无力地发出号令,让他们跟紧行进的队伍。

    这五名材官年纪和杨岐相彷,一个个都歪瓜裂枣,而且还丑的没有特点,让人记不住,就像他们随意起的名字一样。

    这时身后一名材官叫他:“杨伍长。”

    “啊,什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杨岐回头,看见手下一人冲自己咧嘴笑。

    “有什么事吗?”

    “杨伍长,”那材官说,“咱们弟兄都知道您读过书识字,能不能帮个忙?”

    “帮什么忙?”

    “是这样,”材官道,“我老婆过些天快生了,想给孩子起个名,但咱们几个都不识字,想不出好名字来。正好有杨伍长在,您能不能帮帮忙?”

    “给孩子起名啊。那你姓什么?”

    “小人姓姜,叫姜筒。”

    “姓姜的话……”杨岐心不在焉地说道:“姓姜的话……若男孩,取健壮硬朗之意,起名姜硬;若女孩,取诗情雅致之意,起名姜诗。”

    只不过是敷衍的话,姜筒却欢天喜地,认为孩子得了个好名,对杨岐深为感激。

    而杨岐暗暗叹气:所谓三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小兵们只是战争碾子下的炮灰,他们的死亡只是数据,他们的面容注定无人铭记。勐然回头,只看见将军和谋士们鲜活的面容,而无定河边的梦里人,他们质朴的脸上覆盖着的是永恒的迷雾。

    其实杨岐也并不用太过悲观,因为等他到了鲁阳就会发现,如果仅仅按照“驻扎在前沿”就是炮灰这个单一标准的话,那么有一批即将威震天下的人,在目前同样也算是炮灰。

    跟随着队伍来到鲁阳县城,一阵北风刮过,令城墙上的旗帜猎猎作响。杨岐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却见头顶一面旗帜上是一个大大的隶书“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