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矫诏班师 独松关危如累卵(上)

    “周进这个贼子坏了大事,常州没有救成,我军已经退回独松关。”

    十二月中旬,张镝回到了流求自新城,手下事务官送来一份泉州来的飞鸽信筒。这信言简意赅,没有落款也没有日期,不过一看这四仰八叉横七扭八的字,就知道是师父胡隶的手笔。

    浙北到泉州,飞鸽只需一日一夜,从泉州来的通信快船顺风三五日就能抵达淡水河口。但因南征吕宋,使得这封信压在案牍之下经过了一个月才到张镝手中。

    一个月,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了。在这个乱世,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死去,朝不保夕的人们考虑的是明天还能不能吃饱肚子,谁又去关心一个月以后天下会如何。

    大约就是一个月以前。德佑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常州在坚守四个月之后终于陷落,城中十万军民老幼尽被杀光屠尽,知州姚訔、通判陈炤及两万民壮、八千宋军一齐殉国,只有都统制刘师勇与十数骑兵突围而出。

    元军进占常州的当日,伯颜便令蒙古都元帅閦里帖木儿攻取无锡,无锡无兵无将,但守臣阮正己倒是个有骨气的,城破之时就抱着县印投河自尽了。

    拿下无锡,下一个重点就在于平江了。伯颜已经腾出手来,令招讨使唆都、宣抚使游显、总管杨椿等统领大军压向平江。

    平江有文天祥所部守卫,本来还有庆元来的一支勤王兵忠胜军,但因五牧之败与赵孟传闹翻,赵氏已带八千忠胜军回师独松关休整。不过平江的兵力也并不弱,文天祥有着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大使、兼平江知府、兼都督府参赞军事的一大串名头,是为宋庭在前线的重要军事支柱,在平江所领兵马达到五万之众,虽有一大部分是新募义勇,但也不乏能打的赣军和广军。

    文天祥已经做好与城共存亡的准备,五万将士同仇敌忾,不免又是如常州那样惊天动地的一场血战,以大宋一贯的尿性,最终很可能就是孤臣殉节,城破人亡的结局。但事到临头,朝廷却连下诏旨命令文天祥带兵回京,这当然不是朝廷怜惜文天祥的才干,要保全其身。而是大宋的心腹之地受到了威胁,伯颜的三路大军中,参政阿拉罕所率的右路从建康出发,节节进逼,分兵连破溧阳、建平、广德、四安、长兴,目标直指临安。

    临安震恐,顾得了头就顾不了腚,陈宜中除了令民兵加紧防守余杭、钱塘,就只能紧急召回重兵在外的文天祥所部入卫京师。

    平江重地,不可一朝弃守,文天祥请求留守死战,但陈宜中再下严令,必须回师。另外命收拢完溃卒在外岛休整过一段时间的张世杰兼任平江知府,令其带兵前去接防。只不过文天祥前脚刚走,张世杰都还没来得及动身,留在平江的通判王矩之和都统王邦杰就使人向伯颜投降了。于是,重镇平江未经抵抗就落入元军之手。

    文天祥的大军回援并没能让大宋喘一口气,远在几百里外的平江丢了也就丢了,毕竟还有一个太湖隔着,更要命的是阿拉罕的右路军,在破了广德以后,兵锋直指心脏。大宋的行在临安几乎无险可守,只剩下一个独松关勉为屏障。

    ……

    独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