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声巨响

    其实石灰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在使用,不过那时候的石灰不是用石灰石烧结的,而是用一些贝壳类的东西烧结,产能十分有限。

    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时也时常会用到石灰砌墙,这可是除水泥以外最容易大量得到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古代石灰生产并没有统一的方法,而是通过口口相传,在民间掌握这项技术的并不太多,只到了明代编写的《天工开物》才有比较规范的烧制方法。

    而烧制石灰的过程比较简单,只需要用烧窑的方式将使温度达到大约1000摄氏度烧结一段时间自然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而烧窑的燃料只需要木炭和煤矸石即可。

    木炭最容易获得,宋代烧制木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铁匠和铜匠所使用的燃料都是自己烧的木炭,所以说这样东西简直跟就地取材差不多了。

    至于煤矸石则更不用担心了,赵阳此时控制了星子镇那边的煤矿,那些煤渣就算是放在后世也就九十年代才开始利用起来,此时的煤渣就是用来铺路都遭人嫌弃,只需要用船过去装就行了。

    至于窑炉,赵阳虽然不太懂这东西,但他儿童时见过乡下人自己搭窑烧瓦,在见过那些烧木炭的工匠所做之窑以后,预计只需要稍微改良一下,用燃料搭配好石灰石后估计是没有问题,这些事情也不用他自己去亲力亲为了,直接交个下面的人去办就好了。

    目前九奇峰这边的工匠大多是从北方下来的,因那时候煤炭运用没有像后世这么广泛,而且交通运输十分不方面,很多人都没有用过煤炭作为燃料,而木炭燃烧时虽然足够将铁融化,但从燃烧温度和持久性来说肯定是不如煤炭,想来如果用煤炭做为燃料的话肯定可以大大的提升生产效率,因此便命人先弄回一些煤炭给工匠们使用。

    两天后,赵阳带着江勇发和李远等人再次来到了苗礼的火药作坊,而苗礼按照赵阳所提供方案将东西全部准备好了,只待赵阳亲自检验他的试验成果。

    只见苗礼拿出一个小木盒,从里面取出一块小木片做成的摩擦片,和几根盏满火硝的小木棍对赵阳道:“大人,您看,这是按您的要求做的,不知道这是否和就是您想要的东西。”

    赵阳拿起那小木棍和摩擦片,在手中看了看,除了小木棍稍微有些粗以外样式上已经和现代火柴没什么区别了。“来,试试看。”随后将东西交还到苗礼的手中。

    赵阳有一个习惯,谁制作出来的东西,首先是由那个制造者首先来使用,这样对日后武器的生产品质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着火柴没有什么危险,但规矩就是规矩,除了赵阳没有人可以改变。

    只见苗礼接过火柴后,或许有些激动的原因,手还是有些微微的发抖,但这不影响他的操作,就在江勇发和李远等人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不知道赵阳让他弄的到底是什么神秘物件时。

    只见他拿着火柴的一头,对着那摩擦片的中间轻轻的划擦了两下,只听见“嗤.......”一声响后,一道漂亮的小火苗从木棒的顶部蹭了出来,在过了约几秒钟将小木棒燃烧完后才逐渐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