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四十二章 福州权贵 (六)

    那中年儒生看到这时候有那么多人站在赵阳一边,这时候他只得将目光看向那韩公子,但是那韩公子是何许人也,这个时候他当然知道谁胜谁负.......

    但是他还是有些不死心的对着赵阳和站在赵阳那一边的书生说道:“既然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我看不如让琴月姑娘自己来说如何。”

    “恩,这话有理,琴月姑娘的琴音,当然是她自己最清楚了。”

    “琴月姑娘,你说说看,他们谁说得对啊。”不时的有人喊道。

    其实这首曲子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流行于各种场所,乃至宫中都有所流传,琴月姑娘乃福州名妓,当然也时常弹奏这首曲子,那个姓方的儒生因为时常出入各种风花雪月的场所,对这曲子早已经烂记于心,在他看来这种青楼女子所能表达除了对哪个情郎的思念还会有什么,所以想都没想就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如果不是遇到赵阳,也许他还真是赢了,不过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琴月姑娘还未出阁,又怎么会有情郎呢?

    而赵阳其实也是刚刚从胡安志口中得知那琴月姑娘并未出阁,就算她是真的思念情郎恐怕她一个女子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吧?

    不过赵阳其实也是瞎蒙的,反正自己也不能和那姓方的书生说成一样的答案,干脆将此事往大的说,而且他又将琴月姑娘的情怀提升到大义爱国的高度,儿女情场岂能和国家大事天下苍生相比呢?这样一来不光是琴月姑娘自己,哪怕是在场的许多人都无反驳的余地。m.

    琴月姑娘自幼随父母从北方展转到福州一带,后来父母在疾病之中死去,自己十岁时就被杏花楼收养,虽然有点思念家乡但也有想到那赵公子将自己捧上了天,心中自是非常欢喜,但是她还是无法接受自己已经达到了忧国忧民的高度。

    “各位公子,其实小女子还未出阁,当然没有如方公子所说的情郎,但是赵公子所说的也不全对,琴月乃是来自荆州没错,但是琴月乃是一名柔弱女子,虽然有些思念家乡,但是琴月却还没有达到忧国忧民的高度,反倒是赵公子,对北方局势甚是关心,真正有爱国忧民的当赵公子莫属,依小女子拙见,这局当属赵公子获胜,不知大家伙是否赞同。”

    “是啊,说的没错,人家个一姑娘家,虽然是杏花楼的头牌,却还未出阁呢,又怎么会有情郎。”

    “没错,这样侮蔑人家可不好。”

    “原来琴月姑娘没有情郎,这可太好了........”

    这时候那韩公子的脸色也稍稍一变,没想到这姓赵的书生竟然还有两下子,索性就送他个顺水人情得了,只见他从前方的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台前,对着在场的所有人拱了拱手说道:“各位宾客,各位朋友,既然琴月姑娘都认为是赵兄弟赢了,那韩某便履行承诺,这一千两银票,就赵兄弟了。”

    “好啊,这一下子就赢了一千两,真是好运气啊。”

    这时候莫说是一些书生,哪怕是一些福州的官员都认为赵阳这下赚大了,而刚刚那姓方的儒生气得简直想将赵阳生吞了,与其说是恨,倒不如说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