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9章 元宵节

    小黑的事暂时告一段落,大家也是在基地里找了一个临时住所住下来,每天有空的话就去武装部看看小黑的改装进程。

    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这个小队也从原来的外部预备役被调到了内部预备役,属于一个更具实力的作战单位了,毕竟现在大家可都是实打实的一把好手,不仅实力增强了很多,而且作战经验也比以前多多了。

    现在整个队伍虽然说没有一个是实力突破三级的存在,但奈何自己队里已经有了两只三级御兽呢,而且大家的实力等级也都在二级六阶以上,哪怕是实力最低的小明也已经达到了,这样子的实力,放眼整个基地也都是相当可观的,绝对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作战单位了。

    由于今天是元宵节,所以晚上吃的都是专门制作的元宵,吃完元宵还要一起去逛花灯节,猜灯谜。

    就这一些,想想以前想都不敢想,天天不是忙着学习,就是忙着工作,哪有那么多闲心情,反到现在好了,屁事都不用干了,就连最基本的网络都没有了,自然也没有了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日出而落,日落而息,白天干活,晚上自然就是休息,玩耍的时间。

    “为什么今天的汤圆有两种啊?”

    虽然现在这年头糖也是紧俏货,但至少要比盐好得多,至少随时随地都可以从植物中提取,所以甜品跟甜食这种东西稍微弄一下,还可以很容易的做出来的。

    “汤圆虽然有两种,但这两种其实也都可以叫元宵,只是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而已。”

    “那不都是一样嘛,而且这长的也不一样啊!”

    此时大家都一人拿着一个大碗盛了,满满的一整碗元宵,这些元宵也是小明精心准备的,几乎每一科都不带重样的,用的料也是非常的足。

    “哇呜,这一颗居然是玫瑰馅的。”

    每咬起一颗咬下去,每一颗元宵都是满满的惊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当时明州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山楂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好了好了,你们也不要光顾着吃啊,这么好吃的东西,这么重要的节日,要不我们来猜一猜,这元宵是用来纪念谁的,谁知道的,举个小手手。”

    “啊???”

    “呀!!!”

    “这个,吃汤圆?纪念汤圆?”

    “滚!!!”

    “啊哈哈哈!!!”

    “纪念岳飞?”

    “小心岳飞掀起棺材板,拿油条戳死你?”

    “简直就是离了个大谱。”

    “汤圆元宵好像没啥区别吧,只是叫法不同,吃着也挺不错的嗯,这个居然是花生馅的,我最喜欢了,至于纪念谁,我还真不知道,我只知道每年正月十五要吃汤圆,你要是说粽子纪念谁的话,我倒是知道。”

    “粽子我也很喜欢吃,我喜欢吃甜的,老好吃的。”

    !!!

    “兄弟,甜粽子我勉强能接受,但包了枣的粽子,那真的能吃吗?这粽子不就是跟饭一样,往里面加糖就算了,还加甜枣?真的是顶不住啊!”

    “你闭嘴,哪有像你们这样的吃个粽子,居然还往里面放蛋黄,放蛋黄就算了,居然还抠了一块块的五花肉,抠咸抠咸的,一点也不好吃。”

    “这是哪话啊?吃粽子本来就是咸的才好吃甜的,我还不如吃汤圆呢!”

    “什么叫做咸的才好吃,粽子就应该是吃甜的。”

    “你们两个都给老子闭嘴,再吵吵,老子把碗都给你们端了,信不信我现在就给你们拉闸?现在咱们讨论的是元宵吃汤圆,好好的扯什么粽子,再瞎搞,小心我把你们全都给包成粽子。”

    得,大佬发话,小弟们乖乖的挨训就行了,这可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惹到他了,连饭都没得吃。

    “让你们一个个的读那么多书,全部还给老师了是吧?”

    “哦,没有哦,这汤圆哦,不对,应该是说这元宵,据传说好像是用来纪念东方朔的,具体准不准确就不清楚了。”

    “哟呵,不错啊,没想到我们的白晨老师居然学识如此渊博,连这都知道,不如给我们讲讲传说的神话故事呗,好让我们听听。”

    小晨连忙打了个哈哈摆摆手。

    “哪有,这都是道听途说的,而且历史书上面不是有写过嘛,具体写哪里我也忘了,都是偶然间看到的,刚好记得,不过既然大家如此喜欢听的话,那我就稍稍的给大家吹一吹。”

    “那个,咳咳,嗯嗯,是这样子的啊!

    据这传说啊,还是有好几种的,首先第一种呢就是,在汉代的时候,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

    传说二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传说三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种有趣的传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这便是现今元宵的雏形。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

    “不过虽然说法有很多种,但好像多以纪念东方朔为主,但不管是纪念谁,寓意如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元宵,它所代表的意义。

    吃元宵,是咱种花家古老的一个传统节日习俗,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嘶溜,哇,这一颗居然是黑芝麻的。”

    “你们别光看着我呀,赶紧吃啊,要不然等一下这元宵都凉了。”

    “当然,当然,吃,吃,吃。主要还是我们的白晨老师讲得太好了,忍不住的想要多听一会。”

    “确实,虽然我不知道元宵是纪念谁的,但我正好还真想起了一首诗,好像就是专门写元宵的,呃,上面好像是这么写的啊,我念给大家听一听。”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艾玛,这一刻居然还是山楂味的,小明你到底搞了多少料啊?我在这里面,居然还能吃出这么多花样来。”

    “呵,你看我这里还有一颗果仁的呢,老好吃了,而且你这诗也太简短了吧,看我的,我来给大家吟诗一首,哼!!!”

    “哇塞,我们的韩叶大哲学家要为大家表演了,快快快,把小板凳都搬过来!”

    大家顿时就顺势起哄,搞得韩叶叫一个脸红脖子粗的又下不来台,只好硬着头皮上。

    “那我就吟诗一首啊,反正这也是从书上面学来的,反正又不是我的,讲的不好听,也不是我的问题,肯定是你们没文化,听不懂。”

    这小子可以啊,活还没干就先把关系撇得一干二净,感情是功劳,你全占了,事是一点都不当的。

    于是干咳了两下,清了清嗓子。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又是他了,怎么样比你多出了四句?当然了,这个也不是我写的,而是咱们的宋代大文学家周必大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要是写得不好,你们就去找他,反正不关我事。”

    “好好好好,大家鼓掌鼓掌,肯定不关你事啊,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是你能写得出来的?小伙子,看好你,你是一个很诚实的一个好孩子。”

    “切,不要以为你换着法子夸我,我就不知道你这是纯粹的就是在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