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2.第二章

    到了慧娘出嫁的日子,得亏前些年玉娘从崔家带回的些许银钱,总算是能将慧娘体面地嫁出去了。慧娘就嫁在在洛水驿旁边的洛水村,距离他们家住的漓水村只有四五天的脚程,不十分远。

    玉娘时常去探望慧娘,也给慧娘带一些家里做的蒸饼。

    这晚,玉娘在慧娘家中住下了。妹妹成亲不过小半年,就已经诊出喜脉了。岁近深秋,玉娘这次来,还特地来了几件小人儿衣裳,给未来的小外甥。

    慧娘总是心疼姐姐,也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她想给姐姐找个伴儿,让自家相公留意,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阿姐,我听十郎说起,驿里有个姓石的马夫,年三十,还未娶妻,人是极憨厚老实的。要是你觉得合适,我等十郎回来,就与他说。”

    玉娘一时委决不下,有些犹豫。

    “我知道,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粗汉,这是委屈阿姐了。但是,但是……”

    “你别说了,我都知道。”玉娘抬起头来,看向慧娘的眼睛,说:“待我回去问过爹娘,再做决定吧。”

    “也好,这事总是急不来的。”

    晚上,两姐妹睡作一处,说悄悄话,杨十郎则睡在外屋。

    “阿姐,你能给我说说,大户人家究竟是怎样的人家吗?”

    玉娘叹了口气,她知道妹妹一直向往着官家的生活,所以对于她那些不堪提起的往事,总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妹妹也是个懂事的,隐忍着多年并没细问。今晚,慧娘自认为替姐姐解决了人生大事,有权利换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大户人家呀,总是人吃人的地方。”

    “阿姐胡说,人怎能吃人呢。”

    “阿姐是不是胡说,你听下去就明白了。”

    深夜里,玉娘的双眼望向外面漆黑的天,往事就像遥远的星星一样,这么地远,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她的内心深处闪耀着光芒,让她想忘了也忘不了。

    “崔家呀,可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三公子英年早逝,许是斗不过的结果。”

    慧娘倒吸一口冷气,想说什么,但又被自己的念头吓到,不敢贸然出口。

    “崔国辅是开国功臣,陇西崔氏一脉已经延绵上千年,历经多少朝代,作为崔氏最为繁盛的一支,崔国辅自是有些手段的。崔大夫人又是亲王之女,崔家与皇族搭上了亲,更是权倾朝野。”

    “这样显赫的家族,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庶子呢?”

    “怕是嫡子太过耀眼了吧。”

    慧娘侧身面向姐姐,颇感兴趣地说:“我听说了,崔家的五公子前些年考中进士,世间都以为他要辅佐君子,接替他父亲宰相的职位,谁曾想到,他竟然请命带兵,出征漠北,真真是奇怪的一个人。阿姐你在府里认识他吗?”

    “我在府里与两位公子只打过几次照面,但是一向听闻五公子才智过人。听说,他的院里常设马场,用以练习弓箭骑乘之术,还时常与身边侍从练习角力。当武将,怕是他的抱负所在。反而是六公子,偏爱琴棋书画,古籍经典,听说六公子现今选官,在文渊阁校书,以后接替宰相之职的,怕会是他。”

    “这两兄弟,一文一武,好生厉害。”

    “这也是崔大夫人的厉害之处。一文一武,足以权倾天下。”

    “阿姐,我竟有些庆幸了。”

    “庆幸什么?”

    “庆幸阿姐没有继续留在崔府,不然……”

    不然岂无葬身之地。这个道理玉娘在当年不懂,如今细细想来,也是懂了。崔大夫人当年只是为了少个麻烦,却也是间接地留了她一条小命。

    “阿姐现在也没有别的愿望,只求爹娘平平安安,妹妹和肚里的孩子也平平安安,就足够了。”

    “阿姐这么好的人,一定也会平平安安的。”

    玉娘望着慧娘还有些稚气的脸,温柔地笑了。

    不多久,马夫的事也被阮家的父母亲知道了,阮父阮母都很高兴,跟女婿聊过之后,就决定将大女儿嫁给一个在驿站喂马的马夫。从一个官家夫人,到一个马夫妻,玉娘并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出嫁那天,也是很简单,只是红绸两匹,银簪一支,跟着媒婆,也不用大轿,凭着两条腿走到洛水村。经历过起起伏伏后,玉娘才明白,这才是自己的现实。

    马夫孤身一人,父母双亡,有几亩田,平日里主要靠在驿里喂马的微薄收入支撑。如今多了一张吃饭的嘴,马夫要更努力地耕田,玉娘也要加紧做女红。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每日,玉娘都要给马夫送饭,驿里只管官员的伙食,马夫只是个使役人,不管饭。洛水驿和家里离得很近,不一会就走到了,所以玉娘也乐意给相公送食,让他能吃到热乎的饭菜。

    一天日里,玉娘和马夫正在马房的一个边角地方用午饭,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声。

    “今日是有什么大官来驿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