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1章 分工

    胡父听了胡湘关于收服涉县的想法。

    对胡湘等人说道,这段时间,他也正想着涉县的事,那就讨论下吧。

    于是胡父,大哥,李岩,便坐下了开始讨论了,商量如何收服,后来也叫上了张德辉。

    初步阶段,是先收服涉县百姓的民心。

    而且现在武安不缺乏盐了,可以带盐过去,优惠卖给涉县百姓,这样涉县百姓,也会感激的,也更有利于收服人心。

    讨论完毕后。

    就安排张德辉,还有赵福的哥哥赵寒尽快做好准备出发。

    赵福的哥哥目前是守城军的一个头目,去了涉县是做县尉的。

    于是第二天,张德辉带着几个胡家伙计,牵着10匹骆驼,携带了三千斤的盐,还有吃的粮食,赵寒带领着百名士兵出发了。

    涉县的县城所在地,只是个一千多人的镇子,和以前的武安一样。

    张德辉到了镇子,就召集百姓来到广场。

    说自己是朝廷派来的县令,现在蒙古鞑子已经被打败了,这里该恢复王化了。

    其实百姓听了很不高兴,因为朝廷只要派官员来了,那就是要收税了,这里已经几年没有交税了。

    因为是深山区,蒙古骑兵也不来这烧杀,日子过得逍遥的很,尤其是当地的大户。

    看到底下的百姓,表情麻木的一点反应也没有。

    张德辉说道,本县令来了,今年不收税。

    底下的百姓,有点兴奋起来,喧哗声1片。

    “是真的吗?”人群里面人说道。

    “县令老爷说话可要算数呀··”

    ······

    人群里面质疑声音一片。

    “本县令不但今年不收税,而且也带来了盐,四十斤粮食换一斤盐,”张德辉又说道。

    在深山区,盐更缺乏,都要一百多斤粮食换一斤盐。

    底下百姓听了,乐坏了,要知道,因为盐的缺乏,他们都是吃硝盐,味道很苦。

    张德辉让人把盐袋子放在地上,打开袋子,露出来白花花的盐。

    很多百姓,回到家中,纷纷去背粮食,不到一会,三百斤盐,就换成了粮食。

    有的百姓捏一撮盐,放到嘴里。

    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真”甜“呀!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过咸盐了!

    百姓们都纷纷感谢张德辉。

    作为底层的百姓,只要给他们实惠,人心很容易收服的。

    底层百姓认可了,还需要当地的大户认可。

    其实在没有皇权的时候,涉县治理还是靠大户,族长这些乡绅。

    张德辉又把涉县的几个大户,叫到县衙,宰杀只羊,摆上胡家的蒸馏酒。

    不为别的,只为拉近关系。

    而且还送给了这些大户,每家一副镜子,这镜子当然说是武安胡家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