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7章 准备着

    第277章准备着

    宛平城始建于明末崇祯十一年,历时三年建成,原为军营,驻屯兵马拱卫京城,也称拱北城、拱极城。

    位于永定河东岸,正临卢沟桥,直扼京畿要道。

    宛平城作为京城的卫城,与普通小县城不同,不仅有城楼、角楼、马面墙和瓮城等,还仅有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全城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墙高七米多。

    此时的宛平城喊杀声震天,从城楼俯瞰下去,黑压压的披甲军卒扛着攻城云梯吼叫着从远处向宛平城奔来。

    很快,攻城云梯靠在了城墙上,接着一名名军卒用嘴叼着腰刀,沿着云梯迅速的向城墙上爬去。

    城里城外那些闲得无聊的人还有过路的商贩行人都远远地聚在城门口,一边当热闹瞧,一边悄悄地议论。

    一商贩好奇了:“这是做什么呢?”

    “勇卫营的军爷演练攻城呢。”人群中有人回了一句。

    又一名商贩:“这能练出什么?!”

    “你懂个屁!”

    “就是,不懂就不要瞎说。”

    “睁大你的眼睛仔细看了,瞧见没有,人家攀爬云梯如履平地!”

    一名老汉开口了:“这些军爷都是身着双层铁甲,真正攻城的时候只要脱了一件,那还不脚下生风,向鞑子城头飞去.”

    众人哄地一声笑了。

    老汉红了脸:“当年我曾随商队去过辽东,除了前明时期修建的几座军镇,也就鞑子的盛京城城墙比较高,但也仅有三丈余,比我们宛平城也高不了太多。”

    “有这样的事?!”众人好奇了。

    老汉:“千真万确!告诉你们,其他的城墙都是土坯,根本禁不住大炮的轰击!”

    “哦!”众人一声惊呼。

    “这话有水!”这时一名商人插话了。

    “哦?”众人又把头转向了他。

    老汉反问:“怎么有水了?”

    那商人笑道:“老人家应该是几年前去的辽东吧。以前确实如此,现在却不一样了。盛京等地的城墙早就重新翻建了,矮是矮了点,但几个主要的城池都用青条石在城外新筑了一面墙。大炮轰不倒的。”

    老汉:“嗨!这样的事怎么可能瞒得了朝廷,咱们就别瞎操这个心了。”

    “有理!有理!”

    “哎!今儿怎么没听到炮响?”

    “是啊!”

    老汉一笑:“这个我知道,方才看见兵部押运弹药的车队了,一会儿就响。”

    一语未了,大营方向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火炮声。

    凑热闹的百姓一个个骇得面容失色。

    有人听出来了:“这声音比前几天响亮多了!”

    更有人听出了:“这不是之前的火炮!”

    一个老者更是出语惊人:“不错。勇卫营肯定换了新式火炮,而且打的是十斤以上的铁弹!”

    众人:“哦?”

    “杨三爷以前在山海关作炮手,曾用红衣大炮打过鞑子!”站在老者一旁的后生说道。

    老者接着说道:“听声音,这新式火炮可比红衣大炮厉害多了。”

    “噢!”众人发出一阵惊叹。

    老者微微一笑,没再说话。

    永定河大堤上,贾琥坐在马上,正举着千里眼朝向宛平城,关注刀盾营的训练情况。

    他的左侧,杨大勇也举着一只单筒千里镜。

    “哎,媒婆怎么说?”贾琥突然问道。

    杨大勇放下了千里镜,“清虚观的老神仙还在合八字呢。”

    “哦?”

    贾琥望了他一眼,“你没给张道士送银子?咳.香火钱。”

    杨大勇一怔,充满询问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贾琥。

    一旁的林三笑道:“送五百两银子过去,明儿你们就是天作之合,佳偶天成。”

    杨大勇一惊:“这么黑!”

    林三笑了笑:“嫌贵?那你就慢慢等吧。”

    杨大勇稍一犹豫,接着咬了咬牙:“行吧。”

    见他这副肉疼的摸样,贾琥没好气地:“你先把这钱给出了,尽快把婚事给定下来。你老丈人书房里的古物哪个不是价值百金,趁着他喝醉酒的时候哄骗一件,这不就赚回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