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6章 宋钦宗是个“大聪明”

    宋齐鲁听闻立马停下了脚步,虽然王文的话没说完。

    但是宋齐鲁没想到王文居然能从这一些七拼八凑的零散线索中,把自己的计划推敲了个八九不离十,这特么就太吓人了!

    还好这王文跟自己说了出来,这消息要是落入有心人的手里或者敌人手里……

    自己这批物资别说能到赵构手里,搞不好就全部“资敌”了!

    那自己辛辛苦苦的筹划,还玩个屁啊!

    于是眼中不禁目露凶光。

    “哦?这么说来,你这是一直在有意监视我喽?”

    “还望大人见谅,听闻小人解释一二。小人并于有意监视大人,实不相瞒,小人本就是太原人士,这是因缘际会之下,才随从李枝山辗转此地。”

    “那日听闻将军意喻北上,我便留了心思。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此次事件,小人也已经萌生改投至大人门下的想法。”

    “只不过造化弄人,没想到小人还没来得及施行,便被扫地出门了,竟然在这等局面下拜投将军。”

    “呵呵,我这倒是奇怪了,我这人还能有这么大魅力,让你不惜背叛跟随了十几年的主子,改投到我门下。”

    “这让本帅觉得你是所图不小啊?我就更是留你不得了,我可是怕你哪天会突然背后给我来一刀子。”

    “好叫将军知道,我王文虽然不才,却也不是两面三刀的反复小人。我自从投在李枝山门下,自问凡事都是忠瑾于他,事事为他考虑,绝无一点对不住他之意。”

    “在这事上,我也是问心无愧。只是李枝山并非良主,最近只因为意见与他相左,早就不太得他待见。”

    “他本就是生性凉薄之人,他的事我知道太多,与之纠缠太深,暂时对他也还有些作用,所以这才没有早早把我扫地出门,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证。”

    王文被宋齐鲁说的也是老脸一红。

    “倒不是我故意背后非议,李枝山这人志大才疏,优柔寡断,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依他的本事断然不可能坐到如此位置的。”

    “他也是托人走了当朝六贼(北宋末年六大奸臣,有蔡京,童贯,梁师成,王黼,朱勔,张彦)王黼的门路才有今日。当然这也不是让我萌生改换门庭想法的最主要原因。”

    “我的父母兄弟如今还在太原府老家,我自最新邸报得知,金兵去岁以辽朝大将张觉叛逃到我大宋为由,两路进犯我大宋。”

    “其中西路军统帅为完颜宗翰,他派遣手下大将完颜娄室率领五万金军围困太原,太原军民已在守将王禀带领下守卫太原长达八个月之久。”

    “不知此时已如何,期间我曾多次派人前往捎信,却一直未得到回信。太原被围时日已久,我这也没有我父母兄弟的音讯,多日来更是夜不能寐。”

    “小人几次三番求告李枝山无果。那日忽闻将军志在北方,便萌生拜投之意,这才多方关注大人动向,本是想投靠在将军门下,好寻找机会北上寻找亲人消息,其中绝无恶意。此事小人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宋齐鲁看着王文这话说的情真意切不似作伪,这才稍稍熄了怒火。

    “你且先起来说话吧。你且给我说说泉州府最新邸报上的内容。”

    “谢过大人。”

    经过一番细聊宋齐鲁发现王文这老阴人,给李枝山当个幕僚的确是屈才了。

    这王八蛋简直就是一个天生搞谍战的人才!

    居然仅靠着邸报有限的消息,就推测出这金军基本军事动向,还有一旦太原城破,开封就有第二次被围之风险,这可是已经极其接近史实了。

    这已经是宋齐鲁自打穿越以来,宋朝人给他上的第二课了!

    看样子自己之前一直所依赖的后世眼光、经验以及先知先觉,在这大宋朝的现实中并不是百分之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看样子必须警钟长鸣,更不能小觑了这天下之人!

    话说此时宋朝军中战力最强的精锐之师,当属“西军”(抵御西夏的宋军)!

    这其中,又以山西望族北宋名将种师道所带领的抵的“种家军”为最。

    不过自从第一次解围开封后,种师道就被宋钦宗以“年老体衰”为由,罢免了兵权。

    在《宋史》中记载,种氏一门弟子先后五代从军!

    仅战死沙场的就有数十人,其中更是涌现了像种世衡、种师道、种师中、种诂、种颚、种珍、种朴、种谊等这样一大批优秀将领!

    在抵御西夏,维护宋朝边境安稳方面可谓是立下大功,这“种家”比真实的“杨家将”可是厉害的多。

    在年初开封第一次被围之时,种师道便奉命率军勤王。

    可宋钦宗这人虽然“命衰”,但是“八字硬”啊!

    而且还是刚愎自用、反复无常、朝令夕改、昏招迭出、没个主见等诸多“一无是处”的集大成者!

    他最开始先是采用主和派意的见,铁了心的派康王赵构为人质去金营求和,而且拒不采纳种师道提出的“坚壁清野”的战略。

    可没过几个时辰,他自己又寻思过味儿来了!

    觉得议和这事儿,多少有些“憋屈”和不靠谱……

    于是在议和完成的当晚(二月初一),又暗中支持“主战派”的李纲和姚平仲去袭击完颜宗望的大营,企图生擒金将完颜宗望,解救康王。

    人质是他白天刚送去的,这晚上又打算劫营解救人质?

    咱就说,他这是“月度KpI”没完成还是咋滴?

    搁这刷“业绩”呢啊?

    结果这“大聪明”放着武官和名将不用,偏偏选了个“读文科”的李纲和“纸上谈兵”的姚平仲两人挑大梁……

    姚平仲倒好,果然“不负众望”,劫营失败也就罢了,所部被全歼,他自己却成功的跑了……

    这谁能理解?

    当然也有说是主和派那群货,故意派人泄露消息给完颜宗望,导致姚平仲直接被人全锅端了的……

    反正孰是孰非抛开不谈,结果就是劫营不仅没成功,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啥事没干成,还弄了一身骚!

    宋钦宗也因为劫营之事,被完颜宗望遣人问责。

    怂如他!

    却推脱说“不知有此事!”

    好吧,就当你上坟烧报纸糊弄鬼了~

    但是态度得有,动作得有吧?

    于是,“办事不力”的李纲和姚平仲成了替罪羊,直接被罢免。

    宋钦宗一看,玩“硬的”,咱也不行啊?

    于是,又转头开始启用以宰相李邦彦为首的“议和派”。

    让这些文官人员当权,主持割地赔款并让肃王入金营为人质。

    结果,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袭击!

    好不容易刚得到完颜宗望“谅解”的宋钦宗,因为“太软了”,又激起了民愤。

    迫于太学生和开封广大市民的抗议,不得已又恢复了李纲和种师道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