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9章 喜事连连

    接下来就是刀具的开模和半身铠模具的采样。

    这其中宋齐鲁第一次见到陌刀的真正模样。

    怎么说呢,陌刀虽然名字是刀,但他又不太像宋齐鲁原来印象中的任何一种刀的形状。

    陌刀号称中国古代“最残暴”的兵器不是没有道理的,光看这外表就颇具压迫感。

    它就像一把放大版的剑?,后面还连着一个长长的柄。

    刃部形状又不同于普通的剑,属于上宽下窄的模样,两侧开刃。

    有的史料记载陌刀三尖两刃,总长约3米,重量约二十余斤。

    据说唐朝大将李嗣业,就是使用陌刀的代表人物,当时可谓是“陌刀一出,人马惧”!

    宋齐鲁这才算是真正明白了。

    这陌刀!

    感情它就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超大号武器”!

    要真没两把子力气,还真挥舞不起来。

    至于半身铠的压模更简单。

    宋齐鲁让保安团的人依次趴到泥范上“压模”,最终确定的泥范再烧结修整,倒入钢水成型后,就成了冲压模头。

    接下来的日子,转眼间来到农历的十一月下旬,宋齐鲁就成了固定的两点一线。

    除了跟林潇湘你侬我侬之外,就是盯着兵器作坊和研制改进火隧枪的铸造工艺。

    自从上次在晋江城外蒙学堂“捅破”那层窗户纸后,宋齐鲁和林潇湘的关系突飞猛进。

    要不是林潇湘对宋齐鲁一直严防死守,说不得哪会儿就被宋齐鲁“擦枪走火”了。

    至于宋家庄那边,自从郑木匠研制出吊车之后。

    再加上宋齐鲁通过林雪原拿到的“烟花爆竹作坊”牌照。

    使得他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火药,这就让工程进度大为增加。

    现在宋齐鲁名下的产业,基本都搬进了宋家庄的各个作坊厂房。

    宋齐鲁名下的酿酒、服装、水泥、瓷窑、制陶、被服厂、罐头厂、炒茶厂等产业也都相继步入正轨,接连的开始有产出。

    至于沈管家则是化身“包工头”,带领着他名下大部分的建筑队,又转战参与平安镇和平安小区的建设。

    宋齐鲁现在终于捱过了先期“只出不进”的投资期,这东拼西凑的拆东墙补西墙,差点没把宋齐鲁压垮。

    终于,现在各个产业陆续都有了产出,多少可以反哺宋齐鲁一些。

    所有人都为宋齐鲁捏了一把汗。

    真怕宋齐鲁这“遍地开花”的模式,步子迈的太大,扯了蛋……

    与赵乾等人合股的平安钱庄现在在泉州、广州和宁波三大通商口岸都开设了分部。

    宋齐鲁因为身上还挂着一个“团练使”的名头,没有军令不得擅自离开驻地。

    所以宋齐鲁这边,他自己除了出谋划策了一番,其他的都是交给张半城和上官雄两人全权处理,他也乐的省心。

    反正只要盯好了铸币和“会子”的发行,他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局面终于全面扭转,现在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因为铸币这玩意儿,来钱来的实在是太容易了,为了心安和不招人记恨。

    宋齐鲁这段时间加大了平安药局和平安蒙学堂的投入资金。

    现在泉州府治下的各个县城,基本都有一所平安药局和平安蒙学堂在选址筹建。

    这泼天的富贵,可把李枝山那犊子高兴坏了。

    伴随着平安药局和平安蒙学堂的推进,同时也是潇湘阁和平安钱庄本埠分店的扩张高潮。

    最终也不知道林潇湘宋小雅和上官婉儿怎么商量的,同意了上官婉儿(沈玉儿)入股潇湘阁。

    这上官婉儿也真不是盖的,有了她的加入,潇湘阁如虎添翼。

    居然跟张晋、上官飞二人主持的平安钱庄的扩张平分秋色,扩张速度一点不亚于钱庄这边。甚至还有反超的架势。

    最起码在广州和宁波开设的平安钱庄分号,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晋江平安钱庄本埠的“分号”,两者都是独立运营的。

    可是潇湘阁不一样啊,它一边借势平安蒙学堂和平安医药局在泉州府本地的名气扩张。

    一边又搭上了平安合营钱庄分号的东风,使得潇湘阁的扩张有如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