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十一章 师母

    “我们还真是有缘分唉,她去办女子中学,我在幼稚园,按照时髦的说法,我们都是教育界。”甘露露眨着大眼睛,多少显得有些没心没肺。

    没心没肺的甘露露,坚持要等小女孩身体好起来,再离开幼稚园,张清如不能勉强,只好随她去。

    两个人商量好,过几天张清如再来接甘露露。

    离开前,刘园长对张清如千恩万谢,要不是她及时带着盘尼西林出现,小女孩一定会没命。

    张清如感觉钱也不是自己出的,买药的路子也不是自己找的,自然不好意思受这份夸奖,连忙推辞。

    两个人讲了半天,张清如直到离开才意识到,这个普普通通的,甚至有些唠叨的刘园长,是‘红党’。

    刘园长和唐英杰一样,都是普通上海市民,好像你在每一个转角都会碰到他们。

    就连苏欣,大部分时候,看起来都是办公室里普通的女职员,百货公司里买买东西,买菜要讲价,会尖酸刻薄的评价同事。

    别说‘红党’的影子,连‘华北王’女儿的影子都没有,平凡的随时可以隐藏进人群。

    可是就是这些人,站在枪口前,连跪都没跪,高喊着口号,慷慨赴死。

    提起那些被枪毙的人,张清如总是心生佩服,却忘了,她站在枪口前,也不曾跪下。

    张清如难得过了两天平静的日子,唯一的问题是沈六公子沈闻喜,迟迟不肯来把车开走,也不让她送回沈家。

    虽说一辆豪车停在家里,有些扎眼,但真要用的时候,还是方便的。

    师母生日,张清如装了十根金条,拎在手袋里,沉得要命,叫黄包车也不方便,放眼望去,只有沈闻喜的轿车最合适。

    华姐知道是张清如老师董大康夫人的生日,精心准备了六样寿礼,要张清如拎着,刚好一并放在车上。

    车子开到董大康的宅子,董宅也在法租界,两层的小洋楼。

    董大康当年参加过民国宪法的修订,地位极高,又在大学教书,学生众多,在法律界名声显赫,平时打官司收费也是极为昂贵。

    本应该生活优渥,只是因为他经常资助读不起书的学生,又爱好收集古籍善本,家中积蓄不多。

    全靠董夫人应对有度,才不至于捉襟见肘,只是这次为了营救张清如,卖了不少珍藏的古籍后,又耗尽家中积蓄,董夫人才实在周转不开。

    这次耿德明执意要为师母董夫人祝寿,实际上也是为了帮助董夫人周转家用。

    董夫人觉得不必,又怕伤了耿德明的心,倒是董大康安慰妻子,不必在意,只邀请如今收入丰厚的学生前来,送点贺礼,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计。

    无奈董夫人只好答应,叮嘱耿德明,发请柬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对方的经济状况,不要难为人。

    为了省钱,耿德明请董夫人办成家宴,董夫人提前三天就开始在厨房打点上下,生日这天更是不得片刻空闲。

    张清如进门的时候,董夫人还在厨房里忙碌,听到张清如来,董夫人连忙迎出来。

    “哎呀,清如来啦。”

    张清如把寿礼递给佣人,拎手手袋,对师母深鞠一躬,“师母,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