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2章 抗洪战士

    这三万人不是一起走的,而是分成两波。

    陈牧带着五千人先走,所有士兵都坐着马车,辎重也是马车拉着的,速度很快,可以先一步到达灾区抢险。

    这马车运兵,还是陈牧从棒子国那里学来的。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棒子国虽然不堪,但是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而且三万将士,除了陈牧的卫兵以外,都没穿战甲,也没拿武器,只是穿着制式的布衣,然后在头上戴着土黄色带子。

    不穿战甲、不拿武器是因为他们要抗洪抢险,可以减轻负担。反正也不需要打仗。

    戴着土黄色带子是图个吉利,因为土能克水。

    以前大夏救济灾区,就是一招开仓放粮,其他的事情就看各地父母官怎么样了。

    这一次,是大夏第一次出现抗洪战士。

    出了都城,还没到灾区,抗洪战士的名声就传开了。

    多年以前,官兵都是凶神恶煞的代名词;近两年,大夏军意味着百战百胜。

    而现在,战士成为了百姓的救星,要带着物资去发给灾区人民,要用一身力气来为灾民干活。

    这可是大夏子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陈牧。

    大夏军轻车熟路,很快就来到了中原地区南部,这里就是离国度最近的灾区。

    陈牧让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自己带人直奔县衙,了解当地的情况。

    但是还没走到县衙,就听见那边闹闹哄哄,走近一看,县衙外是人山人海,围得满满登登。

    陈牧叫一个身穿布衣的士兵过去打听,围观群众也不知道他是战士,随口就回答了问题。

    士兵回来禀报,说这些人都是来领取粮食和帐篷的,由于官府发放的速度太慢,所以才造成拥堵。

    而且官差还有武力弹压的行为,群众十分不满。

    陈牧听完皱眉,这个县令的办事方法有问题啊,一个简单的发放物资都弄不明白。

    “走,过去看看。”

    陈牧一声令下,前面卫兵开路,一行人来到了县衙门口。

    一群官差正在县衙门口站着,有的在发放物资,有的在维持秩序。

    发放物资的人不紧不慢,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做记录,问话也是慢条细理地。

    维持秩序的人凶神恶煞,手里的长棍好像随时要打在群众的身上一样。

    陈牧看了两眼就知道了,这些官差都把力气用错了地方。该急的不急,不该急的瞎急。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县令一定不怎么样。

    官差一看来了上百甲士,为首的青年身穿锦袍,外罩皮甲,头戴金冠,气宇轩昂。

    不用说,这一定是奉旨赈灾的太子殿下了。

    这些官差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恭恭敬敬地朝着陈牧下跪叩头。

    “拜见太子殿下!”

    陈牧冷冷地看着他们,并没有说“免礼平身”。而这些官差也没敢起身。

    陈牧看了能有一分钟,然后对卫兵说道:“去把县令和其他人都叫出来。”

    “是!”

    卫兵领命,径直走进县衙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