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七十八章 扭转乾坤

    太刘榕走进御书房对着皇帝见礼:“儿臣见过父皇”

    皇帝刘启抬起头见太手里拿着一封奏章问:“出什么事情了”

    一般情况下大臣们会在早朝上奏事只有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才会将奏章递到东宫由太转交给皇帝

    刘榕回答说:“也不算什么严重的事情御史台上折说太学生和监生打架斗殴毁坏了一家茶楼行为比较恶劣”

    “学生打架”皇帝皱了皱眉:“谁这么大胆”

    “据说是云扬”太故作轻松的说

    皇帝眼眉一挑:“什么叫据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别搞那些模棱两可的”

    “是太学祭酒王承安到御史台告状说自己的四名学生被人殴打四人的伤势多么严重打人者多么嚣张下手有多狠等等打人者正是以云扬为的三名太学生另外两个您可能有印象就是上次狩猎是中毒的二人”太语气平淡的说

    皇帝点头:“朕知道他俩其中一个是伏波将军殷隼的儿另一个是东平国太尉的儿姓吴对吧”

    “沒错父皇记性真好儿臣佩服”太不动声色的拍了老爹一个马屁

    “继续说”皇帝摆手说

    太举起手里的奏折说:“儿臣刚才之所以模棱两可因为奏折上的内容是一家之言太学祭酒当然会站在自家学生这边在沒有询问另一方之前是不能定案的”

    皇帝知道太喜欢云扬云扬又在东宫挂职所以会不由自主的偏向他学生打架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年轻人血气方刚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情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御史台也是吃饱了撑的一点儿小事也要给东宫上奏折其他时候怎么沒见他们这么积极

    “今天御史台谁当值”皇帝问了这么个问題

    太想也不想的回答说:“韩永春”

    皇帝笑了:“那就对了韩永春是从太学毕业的祭酒过來告状他当然要重视起來”

    太躬身道:“父皇圣明儿臣觉得应该把云扬叫过來问问他不是那种爱找事的人打人应该是有某种理由的”

    “这么点儿小事至于搞这么麻烦吗”皇帝不以为然的说在他看來这根本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懒得管

    太持不同意见说:“很多时候小事会酿成大事继而变成麻烦事太学和国监之争由來已久上次父皇携儿臣巡视太学对国监不闻不问很多人都从中嗅到了味道蠢蠢-欲动呢”

    皇帝不解:“什么蠢蠢-欲动”

    太的解释是朝廷里有很多大臣都喜欢揣摩圣意说皇帝爱听的做皇帝爱看的皇帝打压国监是为了让国监的人产生危机感改变之前的散漫性格多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可是有不少大臣误会了皇帝的意思以为是要取缔国监特别是那些拥有太学背景的官员他们上跳下窜大肆鼓吹国监是蛀虫每年浪费无数的花费却只是培养出无数的庸才一帮人正在策划联名上书希望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皇帝对国监彻底失去信心最终达到太学一家独大的局面

    听完这些解释皇帝眉头紧皱气呼呼的说:“这帮混蛋臣整日里不思如何为国效劳就知道勾心斗角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礼义廉耻都可以扔掉不要”

    “父皇说的对所以儿臣觉得必须重视这件事先是杜绝被人拿來做文章免得日后一不可收拾;其次是向大臣们表明态度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想错了您根本沒有取缔国监的意思”太正色道

    帝王之术讲究平衡各方势力当初创办太学是为了避免国监一家独大如果政界、军界全都是国监毕业生那还不得乱套啊现在再看国监它的存在何尝不是为了避免太学独大

    皇帝沉吟片刻说:“有道理那就宣云扬过來吧朕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严惩犯错的一方”

    傍晚云扬正准备吃晚饭却被太监宣进宫里

    饥肠辘辘的他走进内宫这是他第一次在饭点儿被召见心里有些沒底也猜了一路难不成是皇帝要请吃饭

    不太可能吧沒听过皇帝有这样的嗜好

    皇帝果然在吃饭太作陪

    云扬进來之后皇帝只是抬头瞄了他一眼并沒有要请他一起吃的想法

    三张一丈长的桌拼在一起上面摆着一百零八道菜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外加果盘、汤品、点心若干各种大小不同的盘被精心摆成花朵造型光是看一眼就觉得赏心悦目

    云扬不由自主的吞下一口唾沫心想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光是一顿饭的奢侈程度就够世人们眼红的

    这还是皇帝刘启一项推行节俭呢如果换个喜欢讲排场的皇帝一顿饭至少得有三百六十五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