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雄主之姿

    书房里,锦衣卫指挥佥事屠正元,如木雕泥塑,安坐在书案后。

屠正元虽然如木雕泥塑,但这只是外表,实际上,他的心里是烈焰滔天,烧得他口干舌燥,全身的血液似乎都烧干了。

上述五代,屠家都是子继父业,一直都在锦衣卫供职。

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也和屠正元一样,也是上述五代,都在锦衣卫供职。

屠家和洛家犯冲,三代都不对付,从祖辈开始,屠家就与洛家结怨。两家互有胜负,但到了屠正元这一代,他一直被洛养性压制。

现在,屠正元在锦衣卫就是一实打实的大闲人。

如果锦衣卫没被崇祯废了,就是再被洛养性排挤,屠正元也能有点事做,但现在,洛养性都没什么事可做,就又更何况是屠正元了。

所谓指挥佥事,就是指挥使的助理,虽然官阶是正四品,但却是虚职,掌握的权力大小,全看和指挥使的关系如何。

屠正元极有本事,但屠正元越有本事,洛养性压制屠正元的动力就越大,屠正元就越不得志。

如此,屠正元虽然是正四品高官,但在锦衣卫彻彻底底就是一不自在闲人。

屠正元是那种一息尚存就绝不会放弃的人,他虽然不得不隐忍,但也始终都在等待机会,这已经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查阅锦衣卫七品以上官员的档案,屠正元就觉得崇祯反常,而他的机会就可能藏在这种反常之中。而后,崇祯又让锦衣卫人人写密报,至此,屠正元可以肯定,他的机会真的是来了。

写密报,尤其是自荐和举荐,只选才一事,崇祯这次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没人会敷衍,更没人会乱写。

可以不把心里话都写出来,但写出来的一定是心里话,如其不然,机会就可能变成祸根。

如此,在多重交叉的自荐和举荐之下,崇祯对锦衣卫的情况就会了如指掌,而崇祯既然能想出这种办法,那接下来怎么发展,大方向就已不问可知。

现在,屠正元面对的问题是他这个密报怎么写?密报怎么写,也即是尺度问题。

尺度越大,越合崇祯的意,那是再好不过,但不合崇祯的意,那就不好说了。当然,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越界,他的密报内容不能超过锦衣卫的范围。这方面,其他人可以没有限制,但他不行,绝对不行。

――――――

酒酣耳热,五个大汉喝得都跟红眼耗子似的,但都极清醒,都兴奋的不要不要的。

五个大汉都是锦衣卫力士。

锦衣卫废了之后,锦衣卫就无功可立,上升通道就断了。即使有了缺,补缺的原因也几乎和能力无关,锦衣卫早就是死水一潭。

今天,一块天大的石头砸进了水潭。

崇祯查阅七品以上官员的档案,猜测崇祯要恢复锦衣卫,就已使锦衣卫上下振奋莫名,而今天,崇祯要殿试整个锦衣卫,至少是锦衣卫中下层都疯了。

崇祯什么做派,锦衣卫上下都知道,只要入了崇祯的眼,飞上枝头变凤凰,一个普通力士一跃成为锦衣卫高官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儿。

别的地方,崇祯还不能这么随便,但锦衣卫可以,尤其是在如今的情况下,至少有九成锦衣卫的人会坚决支持崇祯,刘成伟五人就是。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锦衣卫,都呼朋引伴,商议该如何写他们的密报。

写密报虽不强求,但没人会不写,即使不会写字,也会找别人代笔写密报。

写密报那可是相当于殿试啊,崇祯要亲阅,没有人会错过这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