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 酒楼论道


    朱瞻基来到于谦对面,与两人共同坐下,笑道:“此诗算是将于兄志向表露无遗了吧?不知于兄现下可有功名?”于谦道:“于某不才,只是侥幸过了院试。”

    朱瞻基颔首,稍加思索,道:“这么说,明年于兄便可参加乡试,后年就能参加会试了吧?”于谦谦声道:“能否参加会试,于某还得看明年运气如何。”

    朱瞻基一脸赞赏,道:“看于兄这般,必然前途无量,对科举一事,大可放心。”于谦轻叹一声,道:“朱兄谬赞。于某不求闻达四方,但求能为国为民做些实事。”

    任宜潇道:“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想必这便是于兄所想,上次听于兄吟赞过石灰,这次应该是……煤炭吧?”于谦颔首笑道:“没错,物虽无情,而人有情有志,于某也只是一时心有所感而作。”

    “好一个‘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个稳重的声音响起。朱瞻基听见,面上微微苦笑。

    任宜潇转头一看,来者不就是当初的杨管家吗?当然,他既然知道了朱瞻基的身份,那自明白这杨管家身份也不一般。

    杨士奇立在门口,一脸肃然,颇具威严,迈进雅间,对着朱瞻基道:“公子,若是出来,还请招呼一声,免得老爷担忧。”朱瞻基强笑道:“抱歉,是我大意了,杨管家,这还有个位子,你也不妨坐下聊聊。”

    杨士奇恭敬道一声“多谢”,便来到任宜潇对面坐下,仔细打量旁边的于谦一番,见他面容端正,相貌堂堂,虽是布衣在身,却流露着一股浩然正气,令人不敢小觑,也不禁心中暗赞。

    于谦与任宜潇都对着杨士奇恭声问候,报上姓名,杨士奇淡淡回礼,继续将目光落在于谦身上,捋须道:“年轻人,有这般志向,确实是件好事。比起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以及功利书生好多了。”

    于谦谦逊道:“先生过奖。”然而,杨士奇话锋一转,道:“不过,老夫也见过不少像你这般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在官场中久经浮沉后,可惜被磨去了那一分锐气,最终还是碌碌无为,乃至堕落沉沦。你觉得你日后会与他们一样吗?”

    任宜潇闻言,眉头微皱,凝视于谦,不知他如何回答。于谦面不改色,道:“人有其道,于某守己道,愿如劲竹,宁折不弯。”对面的朱瞻基听见,嘴角露出一丝肯定的微笑。

    杨士奇眯眼道:“若是有人千方百计不欲你如此,又如何?”于谦正色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字字响亮,另外三人不禁为之一震。

    于谦略觉失礼,于是缓和语气,道:“当年文丞相身陷囹圄,忽必烈等人多次相劝,文丞相却不改其志,终以身殉国,此乃我辈楷模。于谦不才,愿效文丞相求此道。”

    杨士奇轻轻一叹,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丞相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任,正气丹心,名垂青史,实为宋之忠臣。可惜天命去宋,文丞相唯有杀身成仁,以求天理。”话停片刻,又对着于谦道:“有称丞相此为愚忠者,你如何看之?”

    于谦默然一阵,眼眶湿润,叹道:“丞相就义,此为殉国,更是殉道,乃为我华夏存一丝骨气,传一分志气,不至苟且偷生,不思兴复。是为愚忠,何为真忠?那些人不懂,或许更不会信,此等其以为愚不可及之行,过去有人为,当今亦会有人为,后世依旧有千千万万人为之。”

    杨士奇目中露出一丝惊叹,又若有所思,沉默许久,开口道:“宋亡之时,杀身成仁者不少,文丞相亦不算唯一。可假若今日天下人皆不敢求此道,尔敢否?”于谦起身,慷慨激昂,道:“若是如此,于某虽不才,敢为天下先!”此言一出,刚刚进门送菜的小二也为之一震,托盘险些脱手,更不用说于谦周围那三人了。

    杨士奇一脸欣慰,随即朗声笑道:“好!于谦是吧?老夫记住你了。”斟满一盅酒,举起递向于谦,道:“于谦,此路甚难,你若敢走下去,便喝干老夫敬你的酒吧!”

    于谦长笑一声,拱手道:“先生客气,饮此小小一盅酒,谦有何不敢?”当下接过,一饮而尽。

    再谈片刻,于谦先行告辞离开。

    朱瞻基一望于谦背影,转头对着杨士奇笑道:“此人如何?”杨士奇淡淡一笑,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