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001初见

    “少爷,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家做饭去了。”持墨对还在田里劳作的沈鸿颖喊道。

    “知道了。”沈鸿颖也没抬头,自从将持墨买回来,做饭这活计便被持墨一个人揽了去,沈鸿颖便也乐得清闲,决定晚一些回家,也免得听他爹唠叨。

    沈鸿颖做完了地里的活,收好农具,看时辰尚早,又与同村好友木成闲聊了几句,磨磨蹭蹭申时末才到家。

    沈鸿颖的家住在柳花村,村子临着京城大官的田庄,土地肥沃,居民生活还算富足。村子东头祠堂附近的几间茅屋就是沈鸿颖的家,屋子虽有些破败了,但收拾的还算整洁。沈鸿颖家原是村里的外来户,早年间是住在淮州城里的,只因为沈鸿颖的爹是个读书人,又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便有些迂腐清高,做不得活,家里家外只有沈母一人操持,靠着替别人缝补衣物过活。几年下来便有些入不敷出,沈父又多年不得中举,加之沈母生产的时候伤了身子,求医问药又花费了不少银钱,于是沈父才决定举家搬到临近的村子里去居住,好歹省些花用。

    搬到柳花村才一二年间,沈母便病逝了,只留下沈秀才和刚刚七岁的沈鸿颖。丧妻之后的沈秀才悲痛之际便歇了继续科举的心思,与村长商量后在村里祠堂办起了村学,贴补家用。又发现独子天资颇高,九岁便中了童生,许是个可造之材,就想着在自己身上未完成的事或许能在独子身上实现,于是便悉心培养起儿子的读书来。但沈鸿颖一人却无法兼顾读书和做活,沈秀才常年读书,又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才下了一天地便躺在炕上起不来了。一边是家里家外的活计,一边是儿子的前程,沈秀才只好咬牙去城里买了一个才六七岁的小子,帮忙干活。

    沈鸿颖本就是从小做活,从来也没觉得做农活有什么丢人的,所以沈秀才买回持墨以后,沈鸿颖也是照常下地干活,只是在闲暇时间读书。就这样,今年年初的县试还中了秀才,这时候沈鸿颖也不过才十二岁而已。于是在柳花村便形成了家家户户读书的孩子也要在家里做活的良好风气。

    沈鸿颖刚到家,还没归置好身上的农具,沈秀才便跳了出来,“鸿颖,今日怎的又去地里了,地里的活只交给持墨即可,你如今已是秀才,也应当有些读书人的气度,再者这乡试不比从前,实在不可轻视,都说寒窗十载,读书人刻苦做学问几十年还未有所成的大有人在,你爹我便是考了一辈子都没能中举,而你虽有天资,却是如此吊儿郎当,岂不是辜负了爹的一片栽培之心,明日起你便在家读书不可出门,一直到你中举的那天。”

    沈秀才在一边滔滔不绝,沈鸿颖却是一脸不难烦,这些话他爹每天都要给他唠叨上几次。放好农具,沈鸿颖一脸讨好,“爹,这几天就要秋收,现在地里的活多了起来,咱家虽然只有两三亩田地,但是持墨一个人也是忙不过来的,我保证秋收以后一定日日苦读还不行吗。好啦,我都饿死啦,我先去吃饭,爹你也早些歇着吧。”说罢飞快向灶房跑去,只留下沈秀才在原地摇头叹息。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连续十几日的秋收,好在天公作美,今年的收成很好。沈鸿颖家里有两个秀才,是不必交纳赋税的,卖掉余粮以后家里竟然有了一两左右的银钱。这让沈鸿颖很是高兴,只道今年没有白辛苦,终于可以过个富足年,不必再挨饿了。

    这日,沈鸿颖带着持墨到淮州城里置办些油盐、纸笔等家用,沈鸿颖想着,买完东西手里应该还有些余钱,因着里并没有养着什么家禽家畜的,饭桌上总是些青菜豆腐的,连口鸡蛋都吃不上,又想着中秋节快到了,地里丰收,家里也要庆贺一番,于是便去集上买了一些肉和鸡蛋。

    东西买齐后已经是正午了,因为早上出门早,没来得及吃饭,沈鸿颖和持墨现在已经是饿的不行了。所以沈鸿颖便带着持墨去了一个小面摊,一人要了一碗阳春面,想吃碗面再往村里去。

    就在沈鸿颖和持墨吃面的时候,对面客栈里走出了一行人吸引了沈鸿颖的视线。

    只见那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位的姑娘,姑娘身后跟着一位妈妈,一个小丫鬟和几名随从,看这排场那姑娘想来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姑娘看起来只十一二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红衣白裙,裙角绣着红梅花,头上带着帷帽,样子看的不是很清楚,即便如此沈鸿颖却觉得这位姑娘倒有些应了诗句中“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那句话,慢慢地便看的痴了,直到姑娘坐上软轿走远了才渐渐回过神来。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