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001章 初遇唐晓冰(上)

    于青,1988年2月29日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城市---滨江市,身高174cm,双鱼座。这个生日让他很吃亏,因为每四年才能收到一次生日礼物。姓于,双鱼座,似乎注定他这辈子喜欢鱼并且离不开鱼。于青从小就喜欢趴在桌子上看着罐头瓶子里面的鱼游来游去。叫青是因为他的右眼上眼皮有块淡青色的胎记。他奶奶说,眼皮青看得清,所以就起名叫于青。奶奶说,这孩子闭着眼睛都能看到东西。可是于青常常闭上眼睛也无法看到奶奶,于青的记忆中没有奶奶的一丝痕迹。

    于青从小就是个乖孩子,不太喜欢多说话,也许这个胎记或多或少给他带来些自卑。在这个学习成绩至上的年代,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于青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里和心里的好孩子。于青在学校认真学习,回家认真做作业,周末认真读课外班,虽然心里叛逆,但是他总是能让父母满意。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只有高考那次除外。高考,他以出人意料的成绩,只考上了省城的一个商学院,一个二本中排名倒数的学校,一个在他高考志愿中兜底的学校,会计专业。老师和父母劝他重读。于青说,再让我高考,我就跳楼。于青妈妈说,去读吧,会计专业挺好的,将来在银行做点事情也不错。

    凭着从小养成的学习惯性和天资聪颖,于青大学从未挂科,但高中的学习成绩和高考的反差,使他迟迟没有调整过来。因此他的大学里学习成绩勉强维持及格。学校里大部分的时光是在寝室抱着吉他度过的。于青从8岁开始学钢琴,还考过级,那是妈妈替他选择的,因为妈妈喜欢。她妈妈说,上海的知识分子都会弹钢琴。于青的妈妈是上海人。于青觉得钢琴没有吉他更随性、随情。他吉他弹唱的水平很不错,受爸爸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的熏陶,随口哼来也是有模有样。学校几个活跃分子多次邀请他参加他们的乐队,于青都拒绝了。用于青的话来讲,不屑与他们为伍。系里有文艺活动邀请他演唱,他要凭心情,整个大学四年他只在系里演唱过两次,准确地说是一次半。一次是同寝室老二彭紫宇失恋,半次是大学生活中最后的那场聚会,那次于青只唱了一句就醉倒了。很多年后,好多同学都说,就连那一句,当时也没有听清楚于青唱的是什么。于青说,他也不知道他唱的是什么。同寝室的几个哥们听腻了,每次在寝室都会强烈抗议,要求他闭嘴。于青只有唱给他书桌上的两条小鱼儿听。

    于青的书桌上有个小鱼缸,小鱼缸里有两条鱼,两条草鱼,青色的草鱼。它们似乎能听懂于青的歌声,每次于青唱给它们的时候,它们都面对着于青,嘴一张一合地应和着。

    于青非常喜欢这两条鱼。

    于青说这是他的灵魂。一次同寝室的老四赵伊苒把饭盆边沾着的几个米粒丢到鱼缸里,于青顿时大发雷霆。几个哥们都莫名其妙。于青对他们说,他的灵魂不容亵渎。老四后来偷偷地问于青,为什么你有两个灵魂?

    寝室有四个人,于青是老三。老大钱永安,松江人,生长在农村,家里有几亩地。钱永安暑假必须回家,他说要伺候地。老二彭紫宇,省城人,本来是雨水的雨,后来自己改成宇宙的宇,他说,他属于整个宇宙。老四赵伊苒,也是滨江市人,有点娘,有点阴,于青不喜欢他。

    滨江市距离省城只有不到100公里,于青的爸爸只来过一次。是在于青大学入学的那次。因为他看不惯于青的打扮,长发遮眼,还是烫过的长发。于青的长发只限于前面的头发长,脑袋后面的头发也就过耳垂。因为老二彭紫宇说于青的头发不够动感飘逸,于青就去烫了头发。于青是他们班级第一个烫发的男生,第二个是老四赵伊苒。于青留长发的目的不是为了动感飘逸,是为了遮盖他右眼的那块淡青色的胎记。

    于青的妈妈常来学校。于青妈妈姓顾,上海人,是于青爸爸在上海讲课时,怀着崇拜的心情跟着于青爸爸来到了北方,今年45岁,在银行工作。她经常到省行办事,每次来省城都要到学校看于青,拿些好吃的顺便捎来捎回换洗的衣服。每次妈妈来,于青都要叫上同寝室的哥们一起出去吃饭,改善伙食。那几个哥们每次听说于青妈妈要来,就提前几顿不吃饭,等着大吃一顿。每次吃过之后又几顿不想再吃饭。于青说他们早晚要做撑死鬼。他们说,那也比饿死鬼强。其实除了老大钱永安,其他两个人家里都比于青家富有。彭紫宇和于青关系特别好,性格也比其他两个人活跃很多,天生的自来熟,很会讲话。每次于青妈妈来,彭紫宇都沏茶倒水、忙里忙外的干妈干妈地叫着。于青妈妈很喜欢他,总是让于青多向他学习。

    彭紫宇家就在省城,离学校乘公交车不过半小时,但他很少回家。他也不想回家,更没有带于青去过他家。因为他妈妈在他17岁的时候病世了。他爸爸在他考上大学后再婚。彭紫宇的后妈也在他爸爸的公司里任职,比彭紫宇大不了几岁,似乎不太喜欢彭紫宇,彭紫宇也不喜欢她。于青从来没有听彭紫宇叫过她妈或者姨什么的,哪怕是和于青私下聊天。彭紫宇只称呼她叫“那个女人”。有一次彭紫宇喝多了,对于青说,他妈妈去世前,“那个女人”就为他爸爸做过人流,是他在他们吵架的时候听到的。所以他恨他们。于青见过“那个女人”。一次彭紫宇的爸爸和她一起来接彭紫宇。于青过后对彭紫宇说,“那个女人”挺有韵味的。彭紫宇只是哼了一声。那个女人已经给他添了个小妹妹。所以有的假期他都跟着于青回于青的家,在于青的天地里度过快乐、懒散的时光。

    大三结束的这个暑假,彭紫宇又跟着于青回于青的家。彭紫宇的爸爸要他这个假期在家,说要帮他联系实习单位,彭紫宇只答应早点回去。

    于青、彭紫宇和赵伊苒一起定的火车票回滨江市。车站候车室里,大部分都是放假返家的学生。声音喧杂,人流拥挤,有些人在烦躁地穿来穿去。有限的空气似乎只是在候车室的顶棚飘荡。于青、彭紫宇和赵伊苒相互面对面站着,三个运动背包相互依着放在他们中间的地上,一把吉他横在背包上,那是于青的吉他。他们各自带着耳机,听着手机里的音乐。于青的手里提着一个口袋,小心翼翼的,里面是个小鱼缸,那是他的那一对草鱼。彭紫宇曾经问,你要是没法随身携带鱼缸可怎么办?于青说,那就托付给你。彭紫宇说,你的灵魂,我承受不了重托。

    于青一头长发,墨镜卡在额头的发际线上,深蓝色T恤,米色短裤,随意的一双黑色低腰耐克运动鞋。于青的行头都是妈妈给他买的,除了墨镜。于青的着装搭配起来自然、协调、随意、合体,不像那种不修篇幅的文艺青年。长发也是精心梳理过的,盖过右眼。于青虽然懒散,但并不邋遢。彭紫宇身穿白色圆领体恤、白色七分裤、白色耐克高腰运动鞋,白皙的皮肤再加上1米80的个头,在人群中显得有点鹤立鸡群。于青很嫉妒他,说老天一定是在爽过之后最愉悦的时候造了他。每当这时彭紫宇就嘿嘿地贱笑,恨的钱永安和赵伊苒想生吞活剥了他。赵伊苒说起来也很清秀,个头比于青要矮,偏瘦,带着眼镜,但眼镜度数不高。彭紫宇说他带眼镜是为了装斯文,听说他高中的时候不带眼镜。赵伊苒喜欢穿长裤,哪怕是在最热的时候。老大钱永安问他酷暑天在家里也不穿短裤吗?赵伊苒说他穿长丝裤。弄的大家用异样的眼光审视了他很久。赵伊苒的皮肤也很白,不像老大钱永安,红彤彤黑黝黝的面庞。

    他们的脸上都没有胎记。

    候车室的广播一直在播着,内容中有的晚点有的正在检票有的即将检票有的是寻人有的是寻物,更增添了几分内心的烦躁。于青他们各自站立着,姿势都没有动一动。于青在观察着鱼缸里的鱼,彭紫宇和赵伊苒在聊Q。于青听到彭紫宇不自觉发出的贱笑,心里想,一定是又和那个小贱人聊天呢!那个小贱人叫梅雨烟,师大教育系的,彭紫宇在球场上的粉丝。于青小的时候在上海姥姥家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想起梅雨,浑身就湿腻腻的不舒服。

    “彭紫宇,你这是去哪儿啊?”一个清甜的声音在身边响起,三个人都怔了一下,不自主的转过头寻着声音王去,同时下意识地扯下耳机。

    彭紫宇身边出现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儿,花格收腰短衫,紫色七分裤,紫色运动鞋,斜背着粉色的小包,仰着头看着彭紫宇。

    “哎呦,是你啊!”彭紫宇表现出夸张的惊讶,说,“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了。”说着靠近一步,指指于青他们继续说“我是去滨江市度假。这是我们寝室老三于青、老四赵伊苒。”,然后又指着这女孩儿对于青、赵伊苒说:“这是我的高中同学王若涵,高材生,江大金融系的。”彭紫宇总有些外交家的风度。老大宋永安说,和他一起出去,总感觉自己是傻子。

    “你们好!”王若涵大方地和于青、赵伊苒打招呼。

    “你好!”于青点点头,算是致意了。然后继续端详着他的小鱼。

    “哦,你就是王若涵啊,常听二哥说起你!”赵伊苒灵光乍现般地发挥起来。每当有美女出现,赵伊苒顿时就满血复活,于青叫他回光返照。

    “二哥说过在江大金融系有个美女加才女的同学,果然名不虚传啊。”赵伊苒继续发挥着。

    “哪有什么美女、才女啊,我们班只有个帅哥叫彭紫宇!”王若涵说完,几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你去哪儿啊?”彭紫宇问。

    “我也去滨江市,联系实习单位。”

    “哦,怎么到滨江市联系实习单位啊?”彭紫宇问。

    “我同学的爸爸在相关部门当领导,方便。”王若涵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红衣女孩儿答道,接着笑着问“你去滨江市哪里度假啊?”

    “去老三家,”彭紫宇说,“不是什么度假,很多假期我都跟老三一起回他家过假期。你去滨江市住哪啊?”

    “我也住同学家。”

    “你在滨江市能呆多久?”彭紫宇问。

    “不好说,联系好就回来吧。”

    “你电话还是那个?没有变吧。”彭紫宇边说边翻着手机里的通讯录。

    “嗯,2335那个,没变。”王若涵答道。

    “哦--,我手机里有,好,咱们电话联系吧,约个时间滨江聚聚。”

    “好的,那我过去了,再见!”王若涵说着,对他们点点头,快步走到那个红衣长发女孩儿身边。红衣女孩儿也正望着这里,于青扭头看见了她,很漂亮,但有点婴儿肥。

    “再见!”几乎同时,彭紫宇三个人脱口而出。

    “二哥,这么漂亮的同学得给我介绍介绍啊!”赵伊苒嬉皮笑脸地说。

    “可以啊,聚会的时候哥几个一起过去。”彭紫宇大大咧咧的说。

    “比那个梅雨可强多了。‘若寒’,多清爽!”于青心不在焉地回应着。

    “嗯,不错,二哥,就靠你了。”赵伊苒拉着长音,看着王若涵的方向回味无穷地说。

    “得了得了,你爸早给你准备好了。”于青有些愤愤地说,“你们这些官二代啊,啥都是现成的。”赵伊苒的爸爸是滨江国税局局长,滨江市的实权人物。

    “检票了。”彭紫宇话音未落,人流就开始骚动了,慢慢地涌向检票口。赵伊苒伸着脖子向王若涵站着的方向望着。

    “二哥,你同学在哪个车厢?”赵伊苒问。

    “我哪知道啊,要不你去问问?”彭紫宇着说。

    他们背上运动背包,于青小心地护住手里的鱼缸,随着人流走进了站台。

    赵伊苒爸爸的司机开车到车站接他,于青和彭紫宇搭着顺风车回到于青的家。临分手,赵伊苒还念念不忘地说,“二哥,你们聚会记得叫我一起啊。”

    在一阵喧笑中,车开走了。

    于青的家在一个很大的小区,六楼,没有电梯。于青爸爸说没有电梯不方便,要换成电梯楼。于青妈妈没有同意。因为房间里面有个小越层,当时买六楼送的,算是七楼。楼上有一个小房间、一个卫生间还有一个小厅。整个七楼的小空间是属于于青的,睡觉、看电脑、养鱼甚至吃饭。小厅电脑桌上里有个大鱼缸,是小鱼的贵宾房。小厅里有个门,打开就通向露台,露台的面积将近100平米,露台上于青妈妈加盖了一个全玻璃的封闭花棚,种植了好多花草、蔬菜,这是于青妈妈的天地。于青的天地在花棚旁边的葡萄架下,是一个露天的敞棚,棚上爬满了葡萄的枝蔓。秋天会挂满葡萄,彭紫宇吃过于青家的葡萄,很甜,于青说不用洗,很干净。棚下面随意堆放了家里淘汰下来的报废轮胎,于青把他刷成了各种颜色,假期他就坐在上面发呆。

    彭紫宇很熟悉这里,暑假他和于青就在露台上看书、弹琴、闲扯、谈论女人、喝饮料、喝酒、抽烟,寒假有时候就坐在于青妈妈的玻璃房里,在花花草草中谈论女人。用于青的话说,这个环境谈论女人有意境。

    他们回家是中午11点多,家里没有人,于青爸爸妈妈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饭。进了房间,于青扔下背包和吉他,上楼安顿他的小鱼的贵宾房了,彭紫宇到冰箱里拿了两罐可乐,打开电视仰靠在客厅的沙发上随意地翻着频道。

    一阵急促的和弦声,是于青的电话。

    “老三,你电话。”彭紫宇向楼上喊着,

    “你接一下吧,可能是我妈。”于青回答道。

    “喂---,干妈啊,我是紫宇,我们才进房间。好,知道了,干妈再见!”彭紫宇放下电话,继续看着电视。

    一会儿,于青从楼梯上下来,问什么情况。

    “干妈说饭菜都在冰箱里,叫我们中午自己热热,晚上我们出去吃饭。”彭紫宇头也没回地答道。

    电视里正播放着电视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