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人格介绍与入院

    本书主要记载一个名为梧晴(化名)的17岁小伙关于他在心理疾病医院的种种事件,作者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使大众正确认识心理疾病病人在精神病院的表现,减轻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某方面曲解。

    梧晴,一个17岁男高中牲(并非打错字),在他14岁那年开始出现人格分裂状况,于15周岁时,主人格与其他人格正式建交,从此开始了他不一般的正常生活。

    这里介绍一下梧晴的主要人格。

    第一人格:主人格,也是本体人格,其他人格都是从中分化出来的,性格较为冷静,现实,平时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做事情,在做事方面主张静观其变。为了更好的纪实,这里我们通称第一人格为梧晴。

    第二人格:梧晴14岁那年分裂开的副体人格,于梧晴15岁时正式开始建交,并告知梧晴体内存在其他人格这件事,外形上为偏中老年化的男性,小帅,有皱纹,带着黑色眼镜。从服装上看是正常的教师服装,推测职业为大学教授。在他分裂之初便很快就接受了自己是分裂出来的意识体这件事,并在他观察一年梧晴后主动引导梧晴做各种不太好完成的事情。总体评价:人形辅助,于梧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很多梧晴无法处理的事情上能够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同时也没有过争夺身体控制权的情况。这里我们通称第二人格为腐竹。

    第三人格:梧晴15岁左右开始出现。是一个年龄大约为二十几岁的白领女性,面貌不详(看不清,类似于黑雾),善手工工艺,做事比较直接,在很多事情上和捂晴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常常与主人格抢夺身体控制权,但总体上还是跟腐竹一样会去帮助主人格做事,是个口直心善的好人。由于面部有黑雾,我们就通称她为黑雾了。

    除此以外,在梧晴开始出现人格分裂时伴随的还有一些发光的“人”,“发光之人”为正常人所不见之物,对躯体表示状况为友好,刚开始出现症状时,发光之人只会出现于“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其形态表现为人类,初见之时面目不清,只能用肢体语言打招呼,时间久了以后能够与“自己”对话,不过这也仅限于个别自己所熟悉的“发光之人”。这里我们通称“发光之人”为光人。

    11月29日

    梧晴道:“不妙啊,光人越来越多了,同时主人格意识对其他人格意识的压制效果也越来越差了。

    腐竹:“我们应该去病院做一次检测了,搞不好可能又会衍生出其他人格。”

    梧晴:“也行,看看我爸的意思吧。”

    以上均为梧晴在学校早读课期间的内心活动。

    下午,放学之后,在给父亲打完电话并得到允许之后就跟班主任请了假去了医院。

    检测室内,一个女医生外带一个看起来应该是医生带班学生的女子正等候着我们,我也顺势找了个正对着医生的位子坐了下去,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你问我答了。

    据我所知,这名女医生被人称为雪医生,而旁边的女子我就不知道了。

    雪医生:“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

    梧晴:“我想咨询一下人格分裂这方面贵院是否有相应的病例类型,我想查找一些,资料了解一下自身状况是否需要入院治疗。”

    雪医生:“你怎么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梧晴简洁明了地说明了一下自身状况,雪医生也表示这一类型的病例有些复杂,需要细说。

    我父亲全程不知道我和雪医生在聊什么,不过也正常,毕竟我不怎么喜欢表达自己,很多人对我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多,当然,亲人也是如此。

    时间飞逝,一个小时过去了,雪医生该问的都问完了,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有哪些表现,自身情况家长是否了解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雪医生听了我详细的情况说明之后判断情况确实属实,同时也告知了我父亲我的症状并递上了一所心理疾病医院的名片(惠福分院),建议我们到那边入院观察一段时间,父亲采取了意见并预定了医院床位。

    12月2日

    学校那边已经请好了假,我与父亲跋涉四百公里来到广州惠福分院并于下午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