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姐妹相遇

    一晃五年过去了,秋天的清晨很是凉爽,小河里一只小船正缓缓向这边靠来,船上一个头带青花毛巾,身着青布长袖的中年妇女正在采菱角。菱角是当地人都爱吃的小食,可以采了直接就吃,也可以煮熟了再吃。每到八九月份,有些小孩子就瞒着大人,偷偷来到有菱角的小河,会水的男孩子会脱了衣服直接跳到河里,找菱角吃,一些不会水的就找根长竹子,挑些菱藤上来,把菱角摘来吃了,然后再把菱藤扔回河里。

    小船越来越近,船上的妇女抬头发现一个身穿灰白色长袍,胸前挂一串佛珠的小女孩正站在河边上看着她,妇女直了直身子,向小女孩挥挥手笑着说:“哟,是小英师傅呀,今天不忙吗?”小女孩把手藏到身后,没有回答,只是吃吃地笑着。妇女从船仓里抓起一把菱角,提高了一下嗓门:“小英师傅,你看这菱角大不大,你要不要尝尝,保证好吃。”小女孩难为情地点了点头。妇女伸手从河中摘下一片老荷叶,将菱角包好,然后用力向岸边一扔,荷包刚好掉在小女孩脚边,小女孩捡了荷包转身就走。

    小女孩刚跨进大门口,就听见正在扫地的妙珍师傅正冲着她喊:“走慢点,走慢点,小心摔跤,跌痛了又要哭了。”小女孩高兴地将荷包递到妙珍师傅面前:“看,菱角,好多,那个阿姨给的。”

    妙珍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噢,还是刚采下来的呀,肯定好吃,赶紧去叫妙音师傅剥你吃。”

    “ 嗯!”小女孩一边答应着一边高声地喊:“妙音师傅,妙音师傅,我要吃菱,我要吃菱。”

    “哦, 哪来的菱呀?是谁给小英师傅的呀?”菜园里传来妙音师傅清脆的回答声。

    小英寻声走过去,双手捧着菱角来到妙音师傅跟前,歪着头说道:“那个采菱阿姨给的,是刚采下来的呢。”

    妙音捡了一只菱角,将四只尖角咬掉,然后在菱角中间轻轻一咬,把壳咬破了,用两只手轻轻一掰,雪白的菱肉就跳了出来。小英接过菱肉咬了一口高兴地说:“真甜,妙音师傅你也尝尝。”说着就将剩下的那块菱肉塞进了妙音的嘴里。

    妙音边吃边说道:“真好吃,小英拿去自己吃吧,我还要给菜园子浇水呢,小英别忘了给菩萨也供点菱角吃啊!”

    “知道了。”小英转身来到佛堂里,供桌有点高,小英踮起双脚,抓了两只菱角放在了供桌上。然后走出佛堂,搬了张小椅子坐下,剥菱角吃。

    这张小椅子是不久前一位大姐姐拿来给她的,小英还清晰地记得那位姐姐。

    那天新年刚过不久,佛堂里不像前两天那么忙碌,早上太阳已经出来了,小英用吃过早饭后正在扫地,这时门外进来一个瘦瘦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那个大姐姐就跟在妇女身后,扎着个马尾辫,手里提着一把小椅子,穿着一件有点旧的红棉袄,一条灰色棉裤上打满了补丁。大姐姐一直缩着身子,好像很冷的样子。她的头发很长,快到腰间了,可惜有点黄。

    妇女看了一下小英问道:“你是小英师傅吧,都长这么高了,你妙音师傅呢?”

    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妙音赶紧从佛堂里出来,看到是嫂子来了,连忙迎了上去:“是嫂子呀,我一直忙没时间去看你,娃都有十个月大了吧,大娃也长高了不少,可是怎么越来越瘦了呢。”妙音边说着边将小英手里的扫帚拿了过来:“小英是长高了不少,你看她长得多好,白白嫩嫩的,又乖又懂事。”

    妇女转过身对那个大姐姐说:“那把椅子给小英师傅,到佛堂里去磕磕头。”

    妙音师傅接过大姐姐手里的椅子,交给小英说道:“把椅子放好,再带大姐姐到佛堂里去磕头啊。”

    小英将椅子放好后,过来牵着大姐姐的手一起进了佛堂,小英带着大姐姐给那些佛像磕头,并小声地告诉她:“这个是观世音菩萨,这个是送子观音,那个是千手观音,她们都是保佑我们的观音。”虽然那个大姐姐不爱说话,和小英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小英还是觉得这个姐姐很亲切,磕完头小英又拉着大姐姐的手出来了,大姐姐挣开小英的手,又躲到了那个妇女的身边。妙音师傅又叫小英到禅房里把那个青色的包裹拿出来,小英拿了包裹闻了闻,一阵桂花糕的清香,让她禁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妙音师傅将包裹塞到大姐姐手里,大姐姐紧紧地抱着那个包裹,生怕它会飞了。“这些是桂花糕,前天四嫂拿来的。”妙音师傅看了眼大姐姐又和那个妇女说:“四嫂你认识的吧,村西头那个开豆腐坊的,有点胖的那个。”

    “哦,是去年刚死了丈夫的那个吗,可怜的,年纪轻轻就没了男人,少了份劳力,日子要难过了。”妇女给小男孩擦了擦鼻涕说道。

    “是呀,是可惜,不过他家两个儿子大了,可以干活了,两个儿子也能干,大的今年17岁了,能下地干活了,小的也15岁了,两个儿子也能帮她照顾豆腐坊的生意了。”妙音师傅顿了顿又说:“四嫂家里情况你也知道,她那个豆腐坊生意一直不错,又有几分田,比别家都宽裕些,可是他丈夫走后,她一个人有点吃力,又要忙田里又要经营豆腐坊,你知道,小孩大了就要成家立业了,她大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龄了,她就想给儿子说个媳妇,等儿子成了家就把那些田地分出来让他们种,她自己也好专心弄这个豆腐坊。”

    “她那个大儿子不是已经说好人家了吗,好像是邻村张裁缝家的女儿,听说人长得好看,女工也好,早点接过门就是了?”妇女听后接过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