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代善不善(修)


    雍正听完不怒反笑,脸上淡漠的笑意看得招财心里发麻。

    四爷心中哂笑,贾政?假正经还差不多?看来这等雕虫小技,趁着贾代善醉时挺有效用。

    贾代善为何突然发火,二儿子读书上进,大儿子纵情声色,贾代善对长子早就积怨已久,贾政只需趁着父亲醉时轻轻提点,代善就如同炸药桶一般炸开。

    招财舌头打了结一般,再说不出伶俐话,只能劝到:“大爷,国公爷也是喝多了,又担心大爷,才发火的,都是为了您好。”

    若是大爷冲去找二爷的麻烦,二爷就更加得老爷和太太喜欢了,一会子奶奶也要跟着受委屈。

    贾政和贾赦年岁相差一年零两个来月,当年贾赦出生就被祖母抱走,而老二贾政才亲生母亲一手养大。

    贾赦的祖母是荣国府刚起家那一代,军功出身,身份不高,没读过多少书,只一味溺爱,渐渐就将贾赦养坏了。

    就算一母同胞,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肉却不一样厚,被贾母养大的贾政最得贾母欢心,大儿子贾赦却越来越歪。

    贾代善对长子的态度,与有了后爹就有了后娘差不多,平常贾赦做错一分,传到当爹的耳朵里就变成十分,还有史家的生母煽风点火,贾赦哪里能和二儿子贾政比?

    因一两件不称心的事被长辈厌弃,雍正爷也不是没见过,他的十三弟这么好一个人,本也没什么大错,还不是被皇阿玛讨厌,又被圈禁。

    贾赦这个人,比十三弟差多了,脑子又笨,怨不得总是吃亏。

    然而贾赦吃亏,雍正爷可不吃。

    这一家子不想着振兴家族,一味内斗,败落只是时间的问题。

    小厮招财最会察言观色,历来将贾赦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今日的贾赦看不透,琢磨不了,让做奴才的甚是心慌。

    招财瞧瞧看了贾赦一眼,小心试探,“大爷,还去吗?”

    只见大爷换了个姿势躺好,“去了做什么,你大爷我不想再挨一回打!出去找太医,你大爷我的腰被踢断了!”

    贾代善总有要走那一日,他今日就算顶着贾赦的皮囊伏小做低,讨不到半点好处,再和贾政比较一番,又落得几句奚落,何必去找气受!

    雍正小心谨慎了一辈子,忽然发现:

    按着贾赦的性格说话,居然还有点爽!他还不信,自己玩不过这些酒囊饭袋。

    他们让自己不爽,自己就让他们也不爽,看谁最后最难受!

    “大爷,这样好吗?”

    招财有点不懂,刚以为大爷聪明了点,怎么又笨起来,这样不就是在和老爷摆擂台,明里暗里说国公爷打孩子。

    “去吧,你家大爷不会有事,你家大爷,就是这样的爷!”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贾政为了塑造自己的好弟弟形象,必定会劝贾代善,而生养贾赦和贾政的母亲,会帮着二儿子说话当和事佬。二儿子多恭谨友爱,大儿子贾赦何等荒唐?

    贾母也是过于天真,除非贾赦杀人放火,荣国府的爵位怎么也轮不到老二。就说早前太子做了那么多事,皇阿玛都一忍再忍,废了又立。

    这本书里的皇帝正是靠着嫡长的名头,得了大位,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王公之家也严格遵循嫡长继承。

    龙椅上那一位,巴不得国公王爷家中一代不如一代,就说雍正自己那个位置上时,也乐见那几个亲王的儿子不成器,整日斗鸡逛窑子,减少对皇权的威胁。

    败家子将家财散光,家族没落甚至都皇帝都不用腾出手来收拾你,何乐而不为?

    将来荣国府贾代善没了,宫里定要长子袭爵,只要贾赦不死,怎么着也轮不到老二。

    贾母这个做娘的小心思在雍正爷眼前根本不够看,以为这样吹几句枕头风,就能把老二换到那个位置?

    天真!乌雅氏的当年都不敢。

    你个史家太太算老几,以为贾府里袭爵真是贾代善说一不二,愚不可及。

    若荣国府真想扶二房上位,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老大贾赦灭了,送他归西,若荣国府里只剩一个贾政,一品将军的爵位,必定不会旁落。

    贾母要真有这个魄力,雍正爷怕还要赞她一声女中豪杰,为了大权不落在败家子手中,对荣国府一门的将来深谋远虑,狠得下心。

    天知道雍正爷做幽魂的时候,多想掐死那些不孝儿孙!

    可惜贾母没这个狠劲儿,也是个贪图安逸的性子,贾赦毕竟是亲生儿子,贾政也没多过人才干,只表面功夫做得好,心有不甘,配合着母亲,在大房背后做些不疼不痒的动作。

    叫人眼酸,上不得台面。

    至于名声,雍正自己的名声就被后世糟蹋得够呛,他并不觉着贾赦的名声还能好起来。

    花心思去赚个好名声,还不如多弄点钱在手里,要接着贾赦的身份走出去,才干雍正爷不缺,缺铺路的银子。

    对了,他还缺儿子,书里贾赦的长子没养大,还换了个家世不高没什么本事的续弦,容国府彻底变成二房说话算话。

    是以,谢氏必须活,他不想换原配!想到谢氏的处境,雍正爷的眉头又拧成疙瘩。